
天津海事法院发布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李晓玲 通讯员王莹) 日前,天津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天津海事法院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白皮书》及10起典型案例。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天津海事法院认真执行上级法院的相关要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提供优质的海事司法服务保障。
据了解,该院充分发挥秦皇岛审判庭、曹妃甸审判庭和巡回审判庭等派出法庭作用,靠前服务,依托北京、河北等地的巡回审判点,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打通便民诉讼最后一公里。与京津冀地区法院、涉海职能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签署协作协议18个,切实凝聚和发挥保障合力。
并且,通过公正、高效司法,依法保障北京疏解企业海上物流链畅通。主动与雄安新区职能部门建立日常联络机制,率先与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司法协作协议,并增设雄安新区巡回审判点。围绕服务保障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审理相关案件3000余件。
同时,发挥审判职能,保障区域秩序。妥善化解跨地域群体性诉讼案件1200余件,审理执行涉民生案件2000余件。加强诉源治理,与三地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建立诉调对接机制。通过支持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坚决惩治海运违法行为。助力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处理海洋环境资源案件700余起,有力维护了海洋生态环境权益。
此外,为总结海事审判经验,发挥海事司法指引作用,天津海事法院向社会公布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10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