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金梁:让一个个大要案真相大白

从侦查员到重案队长


  重案队是侦办大案要案的中坚力量,是刑侦系统的王牌。从侦查员到探长再到重案队长,36岁的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刑侦支队八中队中队长崔金梁在刑侦队工作12年,无论是破获“盲井案”,还是侦破鹿顶人致死案……他大胆设想、细心查证,让一个个真相大白于世。

  在崔金梁看来,办理每一起案件,既要符合程序规范,又要经得起审判考验和历史检验,重案侦办水平代表着公安机关的最高水平。


  迅速成长为重案精英

  作为重案队的领头人,崔金梁早在加入刑侦队伍时,就把“规范”这个词扎根心里。

  十几年来,身边的同事都知道崔金梁有一堆“宝贝”,从老掉牙的“大盒带”到新式的DV带,摆满了一个旧铁皮柜子。到刑警队报到第一天,师傅给了他一个摄像机,每次讯问嫌疑人的时候就让这个“新兵”在一旁全程录像。年轻的崔金梁对这个枯燥的任务有点不解,但还是瞪大眼睛端稳了机器边干边学。

  直到有一天,师傅让他准备好一起案件的讯问录像,崔金梁才知道,嫌疑人诬告民警刑讯逼供。

  “真想把录像带甩他脸上……”当时的心情崔金梁记忆犹新,这件事在他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实现最终的正义,必须追求程序的绝对规范。

  “不管是取证、讯问,无论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都可能使案件结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如今录像带已被更先进的存储方式替代,但细致扎实、追求极致的规范作风早已在重案队打下烙印。

  2014年,崔金梁侦办了“盲井案”,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嫌疑人的百般狡辩、被害人家属的眼泪,他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最终查明犯罪嫌疑人杀害工友,冒充家属骗取赔偿金的犯罪事实,5名嫌疑人最低领刑15年。

  从理直气壮索要巨额赔偿款的“家属”,转眼成为锒铛入狱的重刑犯,崔金梁让罪恶得到正义的审判,还受害人及家属公道。

  2017年,他全力破获后沙峪原副镇长倪光案,起获8支枪、4256发子弹,多名嫌疑人悉数归案,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等10余项罪名全部认定。面对多年来穷凶极恶的犯罪团伙,崔金梁用坚毅果敢还了辖区百姓一片安宁。

  2019年,他侦破鹿顶人致死案。当连续多日在现场勘查、走访调查一无所获,案件推进陷入僵局的时刻,崔金梁敏锐地抓住“鹿散养了几年,曾经出现攻击行为”的线索,将目光锁定在被害人工作区域内的梅花鹿,经过现场物证比对,最终排除人为,确认动物伤人致死。

  身在重案组,为查明真相,崔金梁和同事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体力,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由于抓捕行动多在夜间进行,重案组民警常需要连续24小时工作,一周通宵3天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在他的带领下,顺义重案工作成果丰硕。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命案侦破率始终保持在100%。两年来,重案队20名民警累计荣获嘉奖17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8人次,成为顺义刑侦战功赫赫的尖刀队伍。

  崔金梁也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0年获评北京市公安局爱民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14年获评北京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获评顺义区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

  善于抓细节的破案“尖兵”

  在重案队战友们看来,崔金梁是最善于抓细节的破案“尖兵”。尤其在审讯方面,他具有独到的“做功课、细观察、抓漏洞”审讯法,通过查阅前期案件材料和工作报告对案件进行系统分析,吃透案情,整理出自己的审讯思路。

  其他侦查员展开讯问时,崔金梁仔细观察嫌疑人,敏锐捕捉嫌疑人的心理弱点。遇到棘手的案子他会记满十几页的审讯记录,最终在与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瓦解对方心理防线,打开案件缺口。

  同事眼中,他是亲力亲为的“拼命三郎”。他曾背着面包、矿泉水,带队到四川抓捕命案嫌疑人,1个月时间寒风露宿。他曾钻深山老林,在缺乏食物、手机没信号的情况下,他在河北张家口一个山沟徒步一宿,几近绝望下终见曙光。

  他曾连续驱车1000多公里,辗转河北、内蒙古多地,面对全身伪装的嫌疑人,通过一个目光对视,将在长途汽车站即将登车的嫌疑人抓获。“那人说出姓名的时候,我们确认他就是嫌疑人,当时真有成就感!”谈到这些往事,一向沉默寡言的崔金梁滔滔不绝,似乎能说上几天几夜。

  截至今年6月,重案队在崔金梁的带领下,已经提前完成公安部命案积案专项攻坚的全年任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刑侦队工作12年,无论在哪个岗位,崔金梁都会加强学习,稍有时间就拿起书本。

  《刑法一本通》是他的最爱,单位和家里都备有一本,有时一两页的内容,崔金梁结合接触的实战案例反复琢磨好几天。就这样,他通过侦办一个案件,精通一个法条,通过学习一个法条,总结数个案例,凭借这股“钻劲”,他迅速成长为重案精英。担任队长后,崔金梁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能力培养,另一方面锤炼过硬工作作风。

  “我就是个突击队长,必须带着兄弟们向前冲,从抓捕到审讯,遇到最难啃的骨头我必须冲在前面。”崔金梁说。

  谈到工作作风,“干活拼命”“能吃苦”“有不服输的韧劲”是同事对他最多的评价。

  崔金梁也反复对侦查员说:“干刑侦工作,能吃苦能受累,就一定能出成绩。”


  为“外防输入”织密法治网

  作为闯关夺隘的拳头力量,重案队生来就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崔金梁接过重案队以来,更是将能打硬仗的传统发扬光大。

  2020年3月,疫情防控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刑侦支队先后获取两条境外回国人员隐瞒新冠肺炎病情等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线索。崔金梁作为案件侦破的主要力量,为确保全面掌握案情,他数次走访海关部门、航空机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还原事发经过,累计写下近万字案情记录,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

  为确保证据确凿充分,除奔走机场、卫健委等部门调查取证外,他十余次往返医院新冠肺炎病区讯问犯罪嫌疑人,克服巨大身心压力的同时,做好嫌疑人的心理疏导,使其配合警方做好详细的讯问笔录。经缜密工作,由境外回国的廖某海、黎某等人分别对隐瞒新冠肺炎病情等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事实供认不讳。崔金梁和他的战友们为“外防输入”织密了法治网。

  值得一提的是,抗“疫”斗争中,崔金梁和重案队的侦查员们为首都公安机关处理境外输入型妨害传染病防治类案件开先河,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了防疫类案件侦办方向,固化了走访、调查、取证等工作流程,在荆棘丛中,用法治开出了一条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