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筑牢边境平安基石

  近年来,广西防城港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创新“基层党建+社区(村屯)警务+网格化综治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筑牢南疆边境平安基石。2017-2019年,防城港市连续3年综治(平安建设)考核获广西一等等次;今年第二季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41%,排名全区第一。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筑牢群防群治防线

  防城港市将边境县(市)、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全部建设为实体化机构,创新“综治中心统筹、公安边管联防队专管、4支群防群治队伍”的“1+1+4”边境管控模式,边境地区1046名群众、3626名网格员、61支抵边护村队、外卖“边境骑士”巡防队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管控。今年以来,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依靠群众举报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248人,占比26%。

  “雪亮工程”是防城港市推进边境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的一项有力举措,该市加快推进“数字平安防城港”建设,坚持与“雪亮工程”结合,构建边境管控“信息科技防线”,完成“一总两分”及共享GIS地图等多个平台,实时更新毒品、走私车辆信息库等,推动实现1.1万个视频资源联网共享,采用远程办案方式,形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边境管控技防体系。防城港市上思县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禁毒工作责任制,把禁毒各项工作管具体、管到位、管彻底。今年8月,国家禁毒办验收组到上思县检查重点整治工作,验收工作已顺利完成。

  同时,防城港市坚持与乡村振兴结合,筑牢边境管控“综治基础防线”,印发《防城港市边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办法》,将推进边境村级综治中心和抵边警务室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将村级综治中心与抵边警务室融为一体,目前已建成338个村级综治中心、12个抵边警务室。

  实施联防联控 提升管控能力

  防城港市因地因时制宜,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之一,该市结合实际,创新边境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边境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和联系基层工作机制,维护边境和谐稳定。

  在创新边境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中,防城港市组织3600多名党员、物业管理员、保安等发展成网格员,建立联动、联调、联防、联治、联创、联宣边境管控常态化机制。在创新边境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中,采用联防联治平台,以“排查源头、整治隐患、防范风险”为管控重点,精准排查,精细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防城港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98件,调处1135件,调处成功率96.74%。

  为加强对边境地区社会治安的管控,防城港市还创新联系基层工作机制,建立政法部门领导挂钩边境平安建设工作机制,每名领导挂点过境站点(卡口),落实“日报告、周会商、月讲评”制度,主动指导边境管控工作。同时,加强推进防城港东兴市深沟社区、竹山村等网格示范站建设,以点带面,逐步建设成为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性的边境管控综治中心平台,提升边疆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为边境地区老百姓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