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善治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体现乡村善治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湖南省怀化市以乡村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强化乡村治理的文化基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稳步提升。
文明乡风提升村民素质
怀化市以辰溪县入列全国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为契机,确定溆浦、中方、通道3个市级试点县,在县乡村三级分别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98个,设立农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992个,以县为单位、乡镇、村为单元,科学整合农村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育资源,组建12支新时代有乡村特色的志愿者队伍,广泛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勤劳致富”“移风易俗”“文明卫生”等模范户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文明素质。
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言行
引导农村顺应时代要求,规范和完善村规民约的内容,将红白喜事公约、文明卫生习惯等相关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监督执行和激励机制,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全市2455个行政村、315个社区实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村规民约在传承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淳化乡风民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溆浦县北斗溪镇坪溪村村规民约规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婚丧嫁娶礼金非亲属不超过100元”,村民舒某去世后,其子想要大办丧事,经耐心劝导,丧事从简,为群众树立榜样,在当地反响强烈。
乡贤助力解决矛盾纠纷“难题”
树立“党委政府站后台、乡贤站前台”的理念,从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退休党员干部和“五老”人员、“道德模范”、“创业明星”中选树一批乡贤人士,成立“乡贤参事会”、组建“乡贤调处团”。充分利用乡贤人士长期扎根基层,人熟、地熟、有威望、群众认可的优势和影响力,鼓励、支持乡贤参与村务管理、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矛盾调处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积极运用村民约定俗成的法理情相结合的办法,将有乡土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有效化解了一大批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法律手段,难以妥善解决的难题。
辰溪县黄溪口镇双溪村一老党员去世,其家属请风水先生将安葬地确定在村柑橘园。大部分村民不同意,若对方强行下葬将进行阻拦。双方矛盾一触即发,处理不好就将导致群体性冲突。74岁的乡贤舒某获悉后,拄着拐杖一边做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一边做群众工作。通过多个来回,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同意死者葬到集体柑橘园,家属向村里支付一次性土地使用费,达成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