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检察院“公开听证+宣告送达”促长城文物保护
本报讯(记者惠晓锋 □李海明) 为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增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透明度和社会知晓度,更好兼顾案件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落实,近日,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人民检察院针对辖区部分明长城遗址受损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一案,组织召开诉前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和宣告送达会。会议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被建议单位负责人参加。
会上,承办检察官对案件事实进行了阐述,通过大屏幕播放幻灯片等形式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大武口区部分明长城遗址存在文物保护单位标志说明不清晰,文物保护范围内建设菜园种植蔬菜,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活动的调查取证情况,并结合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释法说理。
会议充分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被建议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检察机关广泛听取意见,公开接受监督,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长城文物保护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检察机关通过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做好长城文物保护工作,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具体体现。”与会的人民监督员对大武口区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人员均一致同意,就辖区部分明长城遗址受损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一案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大武口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听取采纳各方意见,依法向文物保护监管单位公开宣告送达诉前检察建议。
被建议单位负责人表示,将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确定的职责,加大长城沿线执法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申请专项资金对受损部分长城遗址进行加固维修,并在长城周边建设围护栏,同时深入开展长城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着力提高周边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大武口区检察院将以此案为契机,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公益诉讼案件办理,逐步构筑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保护公益的格局,合力推动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