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法律文书十秒钟一键送达

浙江宁波打破法院和市场监管部门之间数据壁垒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钟法) 与企业打官司,却不知道被告公司地址,起诉状、传票等法律文书该如何送达?近日,浙江省宁波法院系统联手市场监管部门构建的法律文书线上一键送达机制,将在一定程度缓解这种情况。

宁波打破法院和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让“移动微法院”和“市监联连”两大平台联手,从法官点击发送,企业收到文书,再到电子送达凭证回传法院,整个过程仅用时10秒钟,实现了法律文书“移动微法院→市监联连→企业”一键送达。

据了解,“移动微法院”是一款集在线立案、送达、调解、开庭、执行等功能于一体的微信小程序。“市监联连”是浙江省市场监管的政企信息服务线上平台,截至2019年底,宁波注册“市监联连”的企业达383671家,占全部企业的95%以上。

目前,“市监联连”平台上线了法律文书送达地址在线确认功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向注册用户推送告知信息,引导企业在线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用户只需进入页面,通过实人认证和电子签名,即可完成对物理送达地址和电子送达地址的确认。同时,“市监联连”中存储经过企业确认的送达地址,今后企业一旦发生纠纷,法院即可通过“移动微法院”直接向企业送达法律文书。

按照现有制度设计,如果企业确认过法律文书送达地址,一旦法律文书通过“市监联连”送达,无论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否点击查看,均视为送达。而对于无法送达的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如果发现通过登记住所仍无法取得联系的,将依法将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这两大平台互通有助于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对注册企业的精准管理,“如果宁波所有的注册企业都能主动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结合刚上线的电子送达新路径,涉宁波企业法律文书的送达将变得非常高效,市场纠纷的解决效率也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更好维护,宁波的信用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