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深入推进省市县三级反诈中心建设
以技术反制阻断拦截犯罪
本报讯(记者焦新波 张君) 网络购物诈骗、QQ微信聊天诈骗、网络投资诈骗、网络交友诈骗……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怎样高效打击,如何有效防范?河北省公安机关紧紧依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强化省市县三级反诈骗中心职能,进一步优化运作模式,理顺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反制和查控处置能力。
反诈骗中心是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指挥中枢和作战核心,通过公安、银行、电信等部门密切合作,对涉案银行账号紧急止付、查询、冻结,对涉案诈骗电话、网站及时拦截、阻断等,力争“分分钟”出手反制。
加强基础建设
构建反诈工作新格局
河北省公安厅组织各地在巩固、提升已建立的省、市反诈骗中心职能基础上,全力推进县级反诈骗中心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建设,构建反诈工作新格局,自成立以来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河北省已建成县级中心180个,建设完成率达96%。工作中,县级反诈中心充分发挥“接警止付、侦查打击、预警劝阻、宣传防范”职能,与省、市中心“上下联动、横向协作”,构建了全省反诈新格局。
升级反制手段
提升预警拦截能力
为及时有效阻断、拦截不断迭代更新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持关口前移,把电话拦截、接警止付、预警劝阻作为遏制发案的关键点,河北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快速联动、精准高效的信息推送机制。同时,不断加强与通信企业和网络公司的合作,升级防范拦截系统,强化技术反制措施。
今年1至7月,河北省公安机关共紧急止付涉案金额12.9亿元,阻断拦截犯罪29万次,封停涉案电话6.3万余个。
聚焦源头治理
构建严密防范体系
为切实加大行业监管和源头治理力度,河北省公安厅联合省通信管理局制定下发了《河北省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不良信用通信网用户管理管理意见(试行)》,与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敦促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或对公账户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不断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单位及人员的打击惩戒力度,确保实现源头清患、长效常治。
加强预警防范宣传
筑牢群众“心防堤坝”
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和防骗能力是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关键。河北省公安机关坚持“打防结合,以打促防,防范为先”,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行业、各媒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防范工作,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识骗、防骗的能力水平。
今年以来,河北省社区反诈民警累计入户宣传120余万次,印制防范宣传材料上百万份,努力做到宣传一户、安全一户,并根据高发类犯罪侵害的重点人群,采取线下、线上立体模式,进行“点对点”精准宣传,通过“全警联动、全民响应、全网关注”的宣传工作体系,联合通信部门针对高发案件类型发布防范短信3亿余条;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揭秘新型犯罪手法,建立宣传矩阵,发布典型案件预警15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