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要战线”风雨坚守30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追记云南省公安厅警令部

办公室机要科原科长肖之东

本社记者 汤瑜

通讯员 马燕

 

密码、电报、数字……枯燥工作中干出不一样的精彩。

云南省公安厅警令部办公室机要科原科长肖之东在机要岗位一干就是30年,他从最简单的实用技术开始,边学边干、边干边悟,在一次次通信保障实战历练中成长为技术骨干、机要先锋

去年8月,肖之东在单位组织体检时,不幸被查出患有肺癌。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他依然牵挂工作,最初几个月做完检查、治疗后,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回办公室。今年714日,因医治无效,肖之东的生命停留在53岁。

 

机要战线大事记

他从不缺席

 

选择机要,就意味着选择了忠诚和奉献。”1990年,肖之东从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省公安厅机要科工作,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最朴实的心里话。

云南地处边疆,边境线长达4000余公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机要岗位更是政治要求高、责任压力大,守护的是生命线、保障线、指挥线。

30年来,每一起重大案事件,肖之东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机要战线大事记里他从不缺席。

1992年历时半年的缉毒缉枪平远严打斗争中,他坚守阵地,负责前线指挥部的通信保障;2008年的维稳任务中,他克服高原缺氧、身体不适等困难,连续两个月奋战在藏区高原,出色完成通信保障任务;2009年一起边境处突任务中,肖之东克服边境一线工作条件差、技术装备落后等困难,主动想办法找路子,及时开通通信渠道,确保通信安全畅通。

回忆起1992年那次严打行动,一起奋战多年的几位战友声音哽咽,肖之东冲锋陷阵的身影依稀就在昨天。

那时,肖之东刚工作两年,是科里最年轻的同志,听说要去执行一项危险艰巨的任务,他第一个站出来。

我们负责在后方提供通信保障,老肖一直在前方,随时能听到枪声、爆炸声,异常危险。他一边要保护好设备,一边还要紧绷神经注意接收信息,不能有一秒钟的延误。和肖之东共事30年的战友老杨话语间充满敬佩。

为执行这项任务,连续三个多月,肖之东吃住在车上,待遇好时可以住帐篷,遇到紧急任务,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了就靠在车上打个盹,压缩饼干吃了几大箱。

任务在身,这是肖之东和战友们的工作常态。

2011“‘10·5’湄公河案件发生后,机要科作为云南省公安通信的中心,承担了专案组的通信保障任务。不得不佩服老肖的判断力和敏锐性,他一听说这个案子,就立即赶到办公室,带头值班、安排警力加强值守,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需要解决的装备、技术等问题,一刻不停地为通信畅通做准备。与肖之东共事27年的战友老蒋回忆往事,眼里噙满泪水,他佩服肖之东身上那股拼劲,干起活来总有使不完的力气。

当天,肖之东带着技术人员反复测试装备,又连夜将装备送到前方专案组安装使用,为前方提供及时高效的通信保障。任务结束时,经肖之东处理过的文件装了整整11个大纸箱。

1999中国昆明世博会安保、2011“‘10·5’湄公河案件侦办、2014年昆明火车站“3·1”暴恐事件处置……一起起重大案事件的处置中,肖之东坚持高效、严谨的作风,用行动诠释一名人民警察的坚韧执着,一名机要干部的无私奉献,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坚贞。

 

见证密码事业飞速发展

 

30年来,伴随着公安机要密码工作从手工机械作业到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步伐,肖之东既是云南公安机要密码事业飞速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推动者,他陪伴了云南公安机要密码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全过程。

肖科长平时话不多,但只要说起哪一年建设了什么系统,更换了哪些装备,他如数家珍。同事们常听他讲起机要战线的发展历程,从他口中,大家对机要事业更加热爱和崇敬。

1993年开始,肖之东先后参与并组织建设了全省公安机关基础通信网络、业务系统及多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平台,创新制定和完善了10余项管理制度,并推动全省公安机关机要室建设。通过他和战友多年的努力,云南省公安机要通信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通信整体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从未出现过任何泄密问题和工作责任事故,先后两次被公安部选定为试点单位,多次在全国工作会议上交流云南经验

一个个系统、一台台装备……从方案设计到经费申请,再到设备采购安装,肖之东严格审核。

一个个机要室的建立验收,从设施设备、工作环境到安全防控,肖之东不漏过一个细节。作为公安部等级机要室验收专家,肖之东验收过全省16个州市、120多个县的公安机关机要室,还到省外多地验收机要室建设,从没出现过纰漏。

近年来,公安工作发展迅速,信息化应用势头迅猛,面对新技术新知识,肖之东不服老,也不服输,他带领同事不断进取,以新一代办公平台项目建设为试点,稳步推进机要工作深入发展,成为全国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建设任务的单位,实现全省公安机关办公信息安全、快速共享。

因为热爱,我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增添了一份机要情,也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在一次交流发言中,肖之东坦言。

 

生命最后一刻依然牵挂工作

 

踏实、严谨、热爱工作……在同事眼中,肖之东有事总爱自己扛,哪怕身患重病,还时时牵挂他最挚爱的机要事业,强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疼痛,边治疗边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肖科去世前一天,我们还去肿瘤医院看望他,最让人心疼的是,他浑身插满管子,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清醒过来操心的还是工作上的事。年轻同事小张边说边抹眼泪,以前大事小事肖科都抢着做,那天他还不忘提醒我们注意看机房空调,天气热要小心防火,每件事都嘱咐到了。

去年8月,肖之东在单位组织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肺癌。不到一年时间,他先后做了两次手术、四次化疗,今年1月底,在做完最后一次化疗后,他起不来了。虽然身患重病,但肖之东一直乐观向上,和同事们说的最多的也是工作上的事。

最初几个月,肖科做完检查、治疗后,都会马上赶回办公室,不管我们怎么劝他,他都说自己没事,能扛住。小张说,肖科长一边悄悄地大把吃止痛药,一边和大家值班、加班、核对信息,哪怕手术、化疗刚做完,他也是急匆匆赶回机要室值班。后面几个月实在走不动了,他就通过电话和大家交流。我们都感觉肖科长一直没离开。

结婚20多年,肖之东从来没休过一次探亲假,也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公休假。妻子一直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作,儿子去年刚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一家三口平时聚少离多,肖之东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也只能靠妻子奔波操劳。去年生病前,他还说,工作不忙的时候,想请个探亲假带着妻儿回富源老家看看父母,出去走走。

 

恪守密码第一位 生命第二位

 

有的同事依然记得,刚跨进机要室,面对生涩难懂的数字、复杂的设备,不是计算机科班出生的肖之东一脸懵懂,但他凭着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倔强埋头苦学,从最简单的实用技术开始学习。

一次次电报传发、一次次通信保障实战历练,让我体会到密码工作的伟大,更感受到机要民警肩负的神圣使命。他在笔记上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收获。

经过近10年的刻苦钻研,肖之东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1999年开始负责机要科工作,他开始思索如何实现密码使用优质高效的目标?如何确保全省公安机要密码建设质量稳步提升?保证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信息技术变化日新月异,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肖之东不仅带头学习,还要求自己成为系统管理运用的专家。为此,他走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的公安机要部门,进行调研、实地研判,检查整改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帮助基层争取政策、解决困难,无论是技术故障,还是业务难题,他都想办法及时解决,成了一位精通机要工作的土专家

只要脚踏实地付出,定会闪光。在封闭枯燥、紧张忙碌的机要战线,肖之东始终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他常鼓励年轻战友,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不懈追求,守住初心。工作再苦再累,他从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任务再急再难,他也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为公安工作提供安全、及时、准确的通信保障,确保重点工作政令、警令畅通,为领导指挥决策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高效安全的保障。

30年的风雨坚守、倾心耕耘,肖之东恪守密码第一位,生命第二位的原则,安全传递了数十万份信息资料,做到零事故”“零差错,为机要战线组织培训了1000余名骨干力量,推进了机要工作的深入发展。他先后获评全国党政系统机要密码工作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第二十一届先进工作者,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18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