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出所的螃蟹“保卫战”
洪水漫溢之后
7月中旬以来,连日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安徽省无为市境内西河水位猛升,导致赵王佳翟圩漫溢进水,圩内分属于400余名螃蟹养殖户的7100亩蟹塘混成一片。为了解决螃蟹的归属、捕捞问题,襄安派出所开始了“螃蟹保卫战”。
受汛情影响,安徽省无为市襄安镇赵王佳翟圩50余年来第一次漫溢。400余名螃蟹养殖户的7100亩蟹塘因洪水混成一片,后续螃蟹的归属、捕捞问题成为新的矛盾纠纷点。
这是襄安镇螃蟹养殖户遇到的新问题,也是安徽省无为市公安局襄安派出所需要解决的新难题。为了400余名螃蟹养殖户,这个派出所开始了“螃蟹保卫战”。
7100亩蟹塘混成一片
今年7月中旬以来,连续多日的强降雨和上游来水,无为境内西河水位猛升,赵王佳翟圩漫溢。圩内三河、文思、沈马、白鹤4个行政村进水,受灾面积近万亩,其中螃蟹养殖面积达7100亩。
赵王佳翟圩受灾的7100亩蟹塘分属于400名个螃蟹养殖户。洪水漫溢之后,这些养殖户失去的不仅是家园,还有半年的心血和来年的经济来源。
在文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志勇的记忆里,当地自1969年大水之后,已经51年没有漫溢。谢志勇介绍,文思村共有60余名养殖户,蟹塘2000余亩,现在“全军覆没,一点收成没有”。
文思村养殖户宛敏福家有60余亩蟹塘,每亩蟹塘已投入4000元成本,按正常年份亩产300斤计算,每亩蟹塘纯收入3500元左右。可受灾后预估的损失已达到24万元。
宛敏福家遇到的情况是襄安镇400余名养殖户的缩影。
然而,问题不仅如此。圩口漫溢导致蟹塘混成一片,水退去后,7100亩蟹塘中螃蟹的归属、捕捞问题将成为灾后襄安镇新的矛盾纠纷点。
襄安派出所民辅警在日常巡逻和接处警中察觉到新问题的“苗头”:在村口设卡劝阻返家村民的民警、辅警,听到很多螃蟹养殖户反映有人私自捕捞螃蟹。仅7月21日派出所接到村民关于非法捕捞蟹苗、非法收购蟹苗以及养殖户之间纠纷的警情5起,7月22日警情更多。
两种信息叠加,襄安派出所所长张云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及时拿出方案处置,不仅接处警量会增加,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关乎人命。”
“大灾见过,但是7100亩水产螃蟹在洪水漫溢之后,混为一片成为一个塘口,怎么去引导处理,还没有遇到过。”张云峰说。
先把螃蟹“稳”在塘里
为了切实保护螃蟹养殖户的合法利益,襄安派出所迅速介入。
据了解,襄安派出所共有8名民警、5名辅警,除2名民警抽调至其他部门工作外,11名民辅警加入了这场螃蟹“保卫战”。他们的首要目的是把螃蟹先“稳”在水里,防止村民、养殖户私自捕捞。
没有遇到的新情况,处理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张云峰说,7100亩蟹塘内的螃蟹归全体养殖户所有,在没有达成一致解决方案前,私自捕捞会引发新的矛盾。
7月21日,襄安镇出台汛期严禁非法捕捞螃蟹的《告示》,襄安派出所在无为市公安局城市管理警察大队的支持下,联合镇直单位,每日安排步巡、车巡、船巡,开展全方位巡逻和宣传,对违规捕捞、出售、收购螃蟹等行为严管严查,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依法查处。
7月24日5时许,襄安派出所民警抓获蟹苗收购商俞某,查获的近百斤蟹苗被倒回漫溢的赵王佳翟圩。7月24日7时许,该所开展打击利用汛期私自投放地笼盗捕蟹苗进行贩卖谋利的不法行为,现场查获近千斤二两左右规格的蟹苗,全部放归蟹塘,有力维护了因汛情而受损的蟹农的合法权益。
基于联合行动的震慑力,7100亩螃蟹最终被“稳”在水里,“目前已经没有非法捕捞和非法收购现象,现在圩区的养殖户情绪很稳定。”
“发生这么大的灾,还能这样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案件,主要是民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谢志勇说。
4000余亩螃蟹何去何从?
“稳”住螃蟹治“标”但不能治“本”。塘内螃蟹如何处置?如何捕捞?400余名养殖户对此有不同的意见。
张云峰介绍,由于圩区面积大,涉及户数多,种养情况不一,目前养殖户主要分为“水深派”和“水浅派”两派。
持“水浅派”意见的养殖户因为所在村蟹塘近期水位下降,想借此机会由各家出劳动力各自捕捞螃蟹售卖。持“水深派”观点的养殖户则认为应该共同捕捞,共同销售,再按各家的养殖面积分成,损失共担。
经过前期协调、商讨,7100亩蟹塘中,白鹤村的1000余亩蟹塘由于分界明确,村民已达成一致意见,提前捕捞售卖,文思村2000余亩蟹塘也将于近期请专业捕捞队捕捞后统一销售,再按各养殖户面积分成。剩下的4000余亩蟹塘分属沈马村和三河村,对于如何捕捞还未达成统一意见。
“沈马和三河的水面在一起,没有办法进行分割,也无法隔开。”这是目前最让张云峰头疼的事情。
7月29日,见到张云峰时,他刚参加完三河村召开的养殖户代表会议。据了解,当天参会的32名代表中,27名代表达成一致意见,要“共进退”,即在目前水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4000余亩螃蟹暂不捕捞,等水退后,蟹苗再长大一些,共同捕捞后销售分成。
虽然已达成一致捕捞意见,但随着气温升高,水草腐烂,水质恶化,塘中的螃蟹可能会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
张云峰知道,4000余亩螃蟹不管何时捕捞,螃蟹的后续销售、处置问题都是无法绕开的难题。他算了一笔账:一亩蟹田正常可产300斤螃蟹,现在按亩产100斤来算,4000余亩蟹塘将捕捞出40万斤螃蟹。由于圩破后无人饲养,螃蟹个头小,不好销售。
张云峰说,4000余亩螃蟹未来何去何从,仍在商讨之中,但他们坚持的原则是,“如何处置由养殖户们商量后决定,政府从技术层面进行引导,以养殖户的利益为重。”
截至记者发稿前,一场关乎养殖户利益的螃蟹“保卫战”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