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元素”激活社会治理最“末梢”

□郭新磊

 

社区是整个城市架构的最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则是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具体实践中,老旧小区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全国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探索出不同的老旧小区治理路径。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将“红色元素”融入社区治理模式,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区、新的小区均配置了现代化社会治理的软硬件要素,诸如智能化管理系统、现代化物业管理理念等等,但一座城市里老旧小区的升级改造则面临种种现实难题。毕竟房屋维护和环境翻新易行,管理理念和参与观念难改。如何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城市管理者的“必考题”。2020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这为老旧小区社会治理划定了标准、树立了目标。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党建先行,红色旗帜引领。社区党建是城市党建工作的基础,社区党组织是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载体。无论是全国各地对基层党建的探索经验,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党建+网格”模式展示出的效率,都证明社区党建做得越好,共建共治共享效果越强。旗帜决定方向,社区党组织必须当好人民群众最贴心的“领路人”“主心骨”,在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市场运作”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探索中指方向、把好舵。

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的红色传承融入服务社区居民的实践中。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社区治理的最终标准。奎文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为切入口,以“红色物业”为抓手,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通过“小红哨”做出来,通过“红小二”跑出来,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落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让社区居民满意、让人民群众安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奎文区的社区治理以“小支点”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以“红色元素”激发出社区治理的生机和活力,激发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畅通了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出基层治理的“奎文样板”,让城市基层党建底色更红、城市社会治理更精细、城市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