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物业”助力老旧小区治理“蝶变”
□本社记者 戴朋文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红色福音”小区大院内,车辆停放有序,楼墙、地面干净整洁……若不是该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书记马丽丽介绍,记者很难想象,过去的“福音小区”是一座脏乱差的“大杂院”。
“奎文虽然是潍坊的中心城区,但是像‘红色福音’这样的老旧住宅小区还是蛮多的。”奎文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照阔介绍,由于老旧小区管理运营成本高、居民收入低、收费困难等因素,市场化物业公司不愿入驻,部分老旧小区处于脱管、离管、弃管、失管状态,物业管理乱象频出,房屋失修、环境脏乱、无序停车、消防隐患等问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顽疾”。
“面对这些‘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奎文区委、区政府直面困难、主动担当,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基础上,创新实施‘物业革命’。”奎文区委政法委书记曹瑞升告诉记者,奎文区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区自治、市场运作、业主联动”原则,整建制由社区领办成立社区物业公司,突出公益底色,确保主体合法、进驻合规、收费合理,推行“先尝后买”,为居民提供兜底服务,真正做到政府不失管、群众不失望,实现了基层党建全面覆盖、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目前,奎文区成立8个街道物业管理服务中心、64家社区物业公司,进驻服务309个无物业小区、惠及群众15.6万人。
“小红哨”吹响红色物业集结号
5月27日,一场由区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干部、业主代表参加的特别协商会,在奎文区东关街道院校街社区已经开了5个小时。渐渐地,参会人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原来,金融街有5部电梯损坏停运,居民上下楼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居民在奎文区的“小红哨”平台“吹了哨”。“小红哨”是奎文区打造的集公共管理、居民服务、信用评价于一体的社区治理信息化平台。奎文区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工作专班组织该区相关单位和居民代表召开见面协商会议,最终商定由业委会在30个工作日内将电梯修理或更换完毕。
“我们依托‘红色福音畅谈’协商角,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对居民诉求接单即办,办不了的往上级有关部门‘吹哨’,相关职能部门‘哨响人到’,及时做好业务指导,协调解决工作难题。开展联合执法,实现‘哨响人到、人到事了’,为社区物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在红色福音小区,工福街社区书记马丽丽介绍说,居民有需求一键吹响“小红哨”,平台自动派单,社区和物业公司限时办结并反馈,做到“居民吹哨、社区报到”。需部门协助办理的事项,社区向有关部门“吹哨”,部门下沉社区主动参与处理。部门处理不了的事,推送区级有关领导,由区领导带队研究解决。
“小红哨”吹响了红色物业“集结号”,通过“小红哨”平台,奎文区统筹开展民生诉求搜集、问题转办、协调化解、督导反馈等工作,现已召开联席会议30余次,搜集群众诉求事项1264件,办结处理1203件,化解矛盾纠纷680余起。
在此基础上,奎文区又进一步整合大数据平台,丰富治理体系,拓展服务能力。
“从去年开始,奎文区创新研发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打造了集‘小红哨’‘雪亮工程’、网格服务管理、潍社区、智慧消防、智慧工地、燃气预警、燃气钢瓶监控、三维地图、督查督办等10大功能模块于一体的治理体系,指挥调度、信息归集、预警研判、公共服务、矛盾调处、城市管理、治安管控等治理要素实现‘一张图’‘一网管’。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奎文区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工作专班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奎文区充分发挥社区信息化治理平台作用,在实现10大功能模块的同时,以社区物业公司为载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抓好家政、养老、医疗和医联体等资源的嫁接,开展“物业+家政”“物业+养老”“物业+医疗”等服务,让各类资源与居民需求、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在推动社会治理到底到边、全域覆盖的同时,形成新的平台经济增长点,增强社区物业“造血”功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双赢。
“红小二”织密基层百姓
服务网络
除了数据先行,在奎文区64家“红色物业”公司中,还活跃着一支“红小二”服务队伍。这支队伍里,既有街道党员干部、社区书记或主任、社区工作人员、公益性岗位人员,也有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以及小区困难群众。
“红色福音小区原来有一排白杨树,长了20年,树干高过楼顶,汛期时一度造成危险,群众意见很大。”马丽丽说,社区“红小二”接到群众诉求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整治。很快,辖区的供电站工作人员开来吊车,把树枝剪了,居民拍手叫好;随后,铺路、修墙,一个个难题得到解决。
“‘红小二’队伍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除了有党员干部、网格员、老百姓等参与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三字诀物业服务法。”王照阔对记者介绍说,三字诀即“敢”——敢担当、“快”——响应快、“实”——服务实。
以“红色福音”小区为例,红色物业就建立了快速反应平台——“红小二邻”里中心和福音畅谈协商角,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公布了物业热线、楼长快线、志愿者连线,而且有效链接了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撬动消防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特殊群体管控等一揽子工作,打好社区治理“组合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目前,仅奎文区就已建立‘好管家’党支部514个,‘红小二’服务队达1.1万余人,真正形成了‘一核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王照阔说。
从服务物业
到服务心灵的美丽“蝶变”
曾经驱车经过奎文的几条老街,记忆中有一条名曰中和街的地方,摆摊设点的商贩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街道,人和车争道抢行几乎成了常态,整条街道人车鼎沸、杂乱无章、垃圾遍地。
如今再来到东关街道中和园社区的中和街摊点群,占道经营的现象不见了,商户经营有序,统一的广告牌匾古色古香;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整洁干净的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社区把中和街小区作为试点,成立了中阖嘉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通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参与式治理,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说起变化,中阖嘉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秋美告诉记者,中和园社区组建了由社区党委牵头,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监委会“五方”共同构成的“社区议事会”,形成了“红色引领·五位融合”的社区物业自治管理模式。
潍坊奎文区,既有单纯老旧小区,还有新老共处一地并存一方的小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更好地体现党建引领五位·融合的红色物业精神,我们创造性地将开发商、市场化物业公司的主要领导引入社区党委,发挥其资金优势和回报社会情怀,更好地为新老小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被社区居民称为“风火轮上的贴心人”、金都社区党委书记王致娟告诉记者,由于“红色物业”有开发商和社会物业公司的参与,金都社区在硬件改造升级、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就更有了底气。
采访中,王致娟给记者讲述了很多感人故事。“特别是在今年抗击疫情期间,金都社区居民争先恐后地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真情。”对发生在金都社区的抗疫故事,王致娟“如数家珍”——
社区居民自发为疫区群众捐款;享受低保待遇的居民在小区门口“站岗放哨”并将微薄收入捐献给疫区;归国博士主动参与社区抗疫材料的撰写……
倾听着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记者感受到,奎文区的“红色物业”已经发生了从服务物业向服务心灵的美丽“蝶变”。
“奎文区把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作为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整建制成立社区物业服务机构,以‘小支点’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基层治理‘奎文样板’,让城市基层党建底色更红、城市社会治理更精细、城市环境更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奎文区委书记刘泮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