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法学会举办“法治文化网上基层行”民法典学术讲座

本报讯(记者汤瑜 李晓玲) 近日,由天津市法学会、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主办,南开大学法学院承办的民法典云宣讲活动举行。本次讲座由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生导师陈耀东主讲,题目为不动产权利的民法典表达。天津市相关高校师生和实务界100余人通过在线会议参加了学术活动。

陈耀东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我国的民法典丰富了民事权利体系,让全体人民在民法典的关怀下生活得更加幸福。不动产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类重要的民事权利。民法典一方面明文增加了一些新类型不动产权利,如居住权、土地经营权,在立法层面凸显对民事主体不动产民事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整合了现有实定法涉及不动产民事权利的内容,并根据国情民意进行了修改,使不动产民事权利的体系更加丰满、保护更加周延。陈耀东从民法典时代我国的不动产权利体系、民法典新增的不动产权利的法理分析、民法典中不动产权利修正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阐释。

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贾俊邦在点评时表示,民法典中处处充满了对于权利的规定,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权利的完善也体现了立法对人民的关怀,尤其是居住权使婚姻关系、养老等社会现实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我国农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适应了时代发展,满足了社会需求,更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不动产领域开始的,不动产领域改革引领了我国的改革开放,有利于个人的财富积累,更促进了社会进步。

据悉,本次讲座是天津市法学会法治文化网上基层行系列活动和天津市法学会民法学分会民法典宣讲活动之一,天津市相关专家学者将继续通过讲座等形式进行民法典专题学习宣传活动,阐释好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大力推进民法典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让这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典入民心、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