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法达人”韩博怀:甘做基层的“螺丝钉”
“普法能给群众带去什么?”在平凡的岗位上,基层普法工作者韩博怀为群众做着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用实际行动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将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群众中,既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又教育引导群众知法懂法。
□本社记者 张晓娜 通讯员 刘迎松
“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我非常了解,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我有足够的信心和经验参与此次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刚刚退休的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普法工作者韩博怀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再次“上岗”后,韩博怀直接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宣传依法防控知识、走访外来人员、督促疫情防控依法落实等。
从1998年开始成为一名普法工作者,到2019年底站满最后一班岗光荣退休,韩博怀从事普法工作已有21年。21年里,他始终保持着“初心如炬”,在平凡的地方书写着最平凡的人生。“我就是一颗基层的‘螺丝钉’,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韩博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医身”到“医心”
1977年,韩博怀高中毕业,成为原新都县竹友乡仁和村的一名赤脚医生。他看病,诊费“因人而异”。老年人、贫困群众……他往往都会按药品进价收费,自己一分钱诊费不收。加上其风趣幽默,善于沟通疏导就诊者,大家都乐于来找他看病,由此“韩老师”的名号远近闻名。
1998年,韩博怀开始从事普法工作。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有点忐忑不安。“普法能给群众带去什么?”这成为他反复思考的问题。
很快,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旃檀社区浦婆婆去世后,留下了7万余元的遗产。浦婆婆的子女因遗产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大家都各执己见,不愿妥协。在得知该情况后,韩博怀主动作为,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
浦婆婆的子女主要矛盾在于:儿子陈某认为已经出嫁的女儿不应该再回来分遗产;而女儿则认为,自己对母亲也有照顾,应该有资格继承遗产。了解到该情况后,韩博怀当即指出陈某的错误思想:“继承法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子女都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遗产应该依法依理分配。”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双方最终就遗产分配达成一致。
这起遗产分配纠纷的成功处置,燃起了韩博怀心中对基层一线法律服务工作的燎原之火。他下定决心,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既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又教育引导群众知法懂法。那一刻,他真正实现了从治病于身到治病于心的转变。
从“一知半解”到“普法达人”
在普法工作上,韩博怀属于半路出家。工作的不断推进,渐渐让他感觉到力不从心。韩博怀意识到,一直吃老本是不行的,他必须要用更完备的法律知识来武装充实自己。自此,他开始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那一年,他已经39岁了,却如同20来岁的年轻人一般朝气蓬勃。韩博怀说:“人老了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老了。”
于是,他一边不断学习,一边“法律输出”,系统性地为群众普起法来。
“韩老师,您这周末有没有空儿,来我们村上讲堂课啊?”每次,村社干部打来这样的电话,韩博怀总是一口答应。他积极筹备法治讲座内容,为大家讲课时,尽量使用最贴近基层生活、易于吸收的通俗语言,法治宣传效果显著。在韩博怀的不懈努力下,基层干部充分发挥普法桥梁作用,将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群众中,他们的法律素质大幅提升,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年来,韩博怀不是在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就是在去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路上。一天,韩博怀查看自己的法律咨询台账时发现,上门来咨询法律问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村社需要解决法律问题的老年人也在明显增多。这引起了韩博怀的警觉,他当即在自己的工作安排上添加了老年人弱势群体专项普法宣传。他通过村社组织安排辖区老年人召开专题培训,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重点宣传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法规,引导老年人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一次与当地检察院的合作中,韩博怀接触到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他清楚记得一名少年说的话:“我不过是看到他手机漂亮,就抢来用,有什么大不了的?!”听到这样的话,韩博怀痛心疾首。
在他看来,那些未成年人本该在学校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却因为不懂法,走进了犯罪的深渊,令人痛惜。“法,要从娃娃抓起。”韩博怀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此后,他全身心投入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当中,多次主动联络相关部门在辖区学校通过“模拟法庭”“法治报告”“法治主题班课”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学校”活动。
因为在司法所工作,韩博怀经常看到来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中有些人有固定工作,有些人生活明显困难,法律素养普遍都不高。为了让这个特殊群体能知法懂法,避免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韩博怀又投身到特殊人群法治教育当中。
从“三五”普法到“七五”普法,韩博怀一直兢兢业业,针对不同对象,各有侧重地以讲座、法治文艺汇演、坝坝会(法治龙门阵)、法律咨询等形式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韩博怀共参与开展法治讲座900余场、法治文艺演出200余场、各类法治宣传1000余场,受教人数达10万余人。为营造法治氛围、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7年,他被成都市司法局提名“成都普法达人”。
从“默默无闻”到“法治服务能人”
刚接手司法调解工作的韩博怀,同样遇到过群众的不信任,家人的不理解。那时,大家往往会说:“你能起什么作用,还不是和稀泥。”
尽管这样,不管周六周日,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群众有需求,韩博怀还是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能给大家提供法律建议,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我就心满意足了。”韩博怀说。
“有事就找韩老师”,这句话渐渐地在当地群众心中根深蒂固。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韩博怀从“离退党员”成为“战场主力”。“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奔赴一线,为抗击疫情尽一点绵薄之力。”韩博怀表示,疫情一日不除,他的志愿服务将一日不停。疫情防控期间,他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万余份,入户走访600余户,筑牢了基层依法抗疫阵地。
“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人去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很平凡的事,群众的困难解决了,我睡觉也能踏实些!”朴实的话语正是韩博怀心中对基层法治工作无怨无悔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