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成果

——访《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1949-2019年)》主编张生

 

本社记者 李卓谦

 

2020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主持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1949-2019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上市。这部著作以立法为线索,从发生学角度记录重要法律的立法原因、立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修订、废止、解释等情况,全面描述、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立法成果。

这部立法史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动态的法律观,并展现了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律,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体系。从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立法机制总体上是有效的,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完善发展。近日,该书主编张生接受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专访时说。

立法成就值得被记述

张生早年就有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的想法。他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立法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伟大成就,这非常值得从当代史角度记述。但编写这样一部题材宏大的著述,要做的资料收集工作和写作任务也同样过于宏大,因此他多次放弃了。

20188月,张生正在云南挂职,一天下午他接到了法律出版社社长丁小宣的电话,邀请他把共和国的立法史做一个系统梳理,作为建国70周年的献礼,并建议他从发生学视角,先把共和国立法史的脉络和关键问题讲清楚,以后可以进一步雕琢,再逐步加以完善。对于这个选题,张生非常认同,回到北京后,他多次与出版社编辑进行沟通,最终在20198月中旬交出初稿。

张生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曾有校勘《中华民国立法史》的经历。这让他颇为受益,也对立法史的呈现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张生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事业,与近代以来我国的立法改革一脉相连,都是中华民族奋发自强,争取民主自由、建设法治国家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事业虽然历经曲折,但能够及时纠正偏误、不断向前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成就。立法史不仅要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那些立法者,还要记述影响立法的社会事件,更要探究立法机制的成功经验。

由于编写时间较为紧迫,立法资料的收集与取舍成了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这也给张生留下了些许遗憾。例如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制定过程中,1.5亿多人次对宪法草案提出过增补和修改意见,虽然重要的意见都被采纳,但还有很多没有被采纳的意见也极有价值,可以反映各界人士所关注的问题,人民极高的民主参与热情,可是在编写过程中难以全面呈现。再比如,最近几年新制定的法律,公开的立法资料有限,编写过程中只能通过对比草案的差异,来阐释立法从草案到定案的立法理由。

在修订过程中,进一步补充立法资料,全面、客观呈现立法讨论过程,是我们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张生说。

以立法为线索展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1949-2019年)》一书共分为八章,分别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宪法相关法的发展、国家机构组织立法的发展、行政法制的发展、民事立法的发展、商事立法的发展、经济法制的发展、社会法制的发展和刑事立法的发展。

全书以文献+图片+解说+扩展空间方式呈现。其中,每一部文献的综述撰写皆使用三段论方式形成文稿:背景、过程及主要内容评述,即对历史背景、立法水平的客观描述。

张生说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呈现,是因为在他看来,立法史应该是鲜活的,一些历史文献和图片,可以更直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史虽然是当代史,但在70年时间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几十年前的社会环境和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着太大的不同。会议场景、法律文件的版式、立法者的穿着和精神面貌,都反映了立法者与立法事业的变化。

为了更简明、直观地呈现共和国立法史,张生和其团队在收集到的500多件文献、图片和制作表格中,最终选取了清晰度高、与内容关联度更高的相关资料。

据了解,张生主持编写本书之前,国内已经出版的相关著作有韩延龙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1949-1995)》,杨一凡、陈寒枫、张群等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朱勇主编的《中国法制史》。他们均用很大篇幅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等内容。

与这些书相比,本书更侧重于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立法是发生学意义上的立法,包括重要法律的立、改、废、释。张生说,将法律看作一个生命体,会思考为什么要立新法?立法讨论如何形成其内在理论逻辑?基于法律与现实的关系,如何进行解释、修订?旧法为何要废止?以立法过程,反映一部法律的变化,乃至整个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目前,该书已经上架售卖,但张生仍然觉得有遗憾之处,这部立法史和我们的预期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立法资料的收集、取舍做得还不够精到;对同一部门法的分类、内部结构安排,还多有错误;图片和扩展资料的运用方面,还需要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张生说,他希望读者阅读本书后能多提宝贵意见,他也会继续努力,更好地呈现共和国立法事业的艰辛、曲折、伟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