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朋友圈素材”侵犯用户私域领地
近日,艺人虞书欣发文称其朋友圈内容被公然售卖,引发网络关注。不仅是公众人物的朋友圈,很多普通网友的朋友圈照片也被不法分子收集、贩卖,后被一些买家应用到贴吧交友、网络征婚、医美宣传等场景中,甚至有人利用买来的朋友圈素材进行社交诈骗。(7月2日《南方都市报》)
都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朋友圈属于私域,其所发布的内容,自然也归属用户所有,何况一些照片、短视频、文字等内容,晒出了用户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涉及个人隐私,本身用户是为了记录、留念,与亲朋分享感受,一旦泄露出去,后果难以把控。显然,那些倒卖朋友圈素材、借此牟利的行为,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和所有权,涉嫌非法交易个人信息,还有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网络诈骗工具,给社会大众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网络安全法第44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民法典也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由此可见,非法收集、倒卖朋友圈素材的行为,已然触犯法律。而目前的问题就是,朋友圈素材泄露者难以追查,维权和打击难度较大。
整治打击倒卖朋友圈素材的违法行为,可采取倒查溯源的模式,针对网友投诉、举报的情况,结合黑灰产链条的交易记录,追查非法收集、倒卖的元凶,依法予以惩处。同时,对于那些违法购买、应用朋友圈素材的行为,也要加大整治力度,制止此类侵权行为,堵住倒卖朋友圈素材的交易环节,以保障用户的隐私信息不被非法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