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区委政法委反邪社工战“疫”录

本报讯(记者池泽梅 □任琪琪)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委政法委反邪教社工们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力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在有序开展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反邪宣传工作,筑牢群众抵御邪教侵蚀和病毒侵害的“双防线”。

罗湖区作为深圳最早开发的城区之一,总面积78.75平方公里,毗邻香港,辖区内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出入境关口,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疫情初发时,对人口的严控和排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反邪社工勇赴“疫”线

 

按照罗湖区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自2月10日起,罗湖区委政法委反邪社工积极下沉战“疫”一线,化身“螺丝钉”,与一线的工作人员并肩战斗。上门排查、信息登记、张贴宣传单、卡点防疫……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中有不少是“90后”,面对疫情,无畏压力,勇于担当。

“那时候没有防护服、口罩也很紧缺,因为关口前移,每天除完成防疫基本工作外,还要跟着‘三位一体’小组进行入户排查,工作量还蛮大的。一开始居民都比较抵触,毕竟我们天天入户排查,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潜在的危险人员,所以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但是随着后来不断的宣传,社区居民也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渐渐重视并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甚至主动添加工作人员的微信,申报自己的运动轨迹,还给我们捐赠物资,挺令我感动的。作为一线战‘疫’的一员,我很自豪。”罗湖反邪教社工小李(化名)回忆道。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一线岗位,24小时轮换,丝毫不松懈。为避免邪教组织乘虚而入,造谣生事,反邪社工通过在防疫卡点悬挂防疫反邪横幅,向过往居民发放反邪教防疫宣传资料,引导身边群众辨别核实网络信息、警惕邪教组织趁机散播疫情谣言,倡导大家崇尚科学、远离邪教,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筑牢防范邪教滋事“隔离墙”。

 

正确缓解心理压力

积极引导健康生活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民众上下一心,群众自觉隔离在家,不串门、不聚集。但是长期隔离在家,一些居民心里难免会有所压抑,因无法及时排解,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罗湖区委政法委迅速应对,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云服务”,传递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澄清谣言,舒缓居民在防疫期间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助力大家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应对疫情。

罗湖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心灵援助驿站”作用,调动心理咨询师,了解群众心理问题。主要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确诊病人、疑似人员、一线工作人员、返深的医护人员、返深工作者、学校学生、港澳台同胞等容易引发焦虑、失眠等情绪的重点人群。几位老师通过心理咨询“云服务”助力群众缓解心理压力,正确排解,帮助不少居民打开心结,重拾美好心情。

有一件事让“心灵援助驿站”的心理辅导老师唐玲印象深刻。林某是罗湖辖区内一名街道工作人员,所住楼层在今年2月有住户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他积极配合,居家隔离。一直忙于抗疫防控工作的他,担心自己有感染风险,连累家人,每天在家频繁洗手。另外,平常工作繁忙很少跟家人相处,现在的24小时居家,反而让他不知所措,渐渐变得脾气暴躁,家庭气氛紧张。

在工作期间,林某了解到辖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方面服务,抱着试试的心态通过“云服务”跟“心灵援助驿站”的老师“闲聊”起来。经过近20余次的心理辅导,这个“暴躁男”的变化很大,原本跟女儿无话可说的他现在成了女儿的“密友”,还时常和妻子研究各色小吃,蒸包子、炸油条、做花卷……一家人其乐融融。

“唐老师,我要给您送锦旗,您的疏导对我的帮助很大,是真的改变了我,这次疫情,让我明白‘活在当下、珍惜身边人’,让我重新明白了生活的意义。”

林某的改变让唐玲十分自豪,心灵驿站的老师们也提醒群众,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的心态积极应对;面对生活压力时,可以通过运动、唱歌、冥想放松、专业老师引导等方式排解自身压力,切勿钻牛角尖,禁锢自己的思维,影响健康生活。

据统计,从疫情开始至今,罗湖区委政法委下沉一线反邪社工20名,心理辅导老师4名,在防疫卡口悬挂横幅20余条,线上心理咨询400余人,发放反邪防疫宣传资料5000余份,防疫口罩1.8万余个,切实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防范抵御邪教的能力,为平安深圳、法治深圳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