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保监会发布防范诈骗风险提示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日前,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不法分子伪造中国银保监会文件,谎称账户被冻结,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的情况。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资金受损。
据介绍,不法分子惯用手法通常是以可获得便捷网络贷款、小额贷款等名义联系消费者,诱导消费者下载钓鱼软件进行注册或提供个人信息,然后提出因消费者提供的信息不符、不实,账户有异等导致被银保监会冻结资金,并利用伪造的文件材料或银行卡冻结截图等,要求消费者缴纳保证金、认证金等钱款,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均无权直接冻结任何单位或个人的银行账户,更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认证金等名目的费用。消费者如果有资金融通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从金融机构办理。对于陌生来电、非正规网络途径推销“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的行为,应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向来历不明的账户或个人汇款。消费者一旦遭遇此类诈骗,应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