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名府检察论坛暨“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有效参与学术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张君) 为积极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工作,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提升检察机关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的贡献度,近日,第二届大名府检察论坛暨“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有效参与”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大名县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法大学、河北省律师协会、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邯郸市律师协会、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研讨会,就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有效参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大名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建洲在致辞中表示,要采取多种措施找好平衡点,通过纵深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形成法治合力,行稳致远地释放出法治正能量。河北省律师协会会长张金龙回顾了河北省法律援助工作的历程,总结了法律援助和值班律师工作的成绩,并对今后此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戴景月通过解析审判阶段值班律师有效辩护的意义和独立价值,明确了值班律师的辩护人地位和审判阶段职责,提出了在判决阶段值班律师工作阅卷便利、出庭情形、阶段衔接、保障机制、沟通协调等五个方面的办案规范。邯郸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尚震表示,在认罪认罚案件办理过程中,为值班律师提供工作便利,主动接受值班律师的监督,推进阳光检务、提升检察工作质效。

  开幕式后,大名县人民检察院公开发布了《关于依法保障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大名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雁冰对《意见》进行了说明。

  此次研讨会采用了视频会议与现场会议两种方式,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在线上主持了研讨会。线上线下多地与会者共同围绕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性质定位、值班律师的诉讼权利、值班律师职权保障、值班律师权利侵害救济以及值班律师的选任与考核等主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热烈讨论。

  与会的各位法官、检察官以及专家、学者们分别以视频研讨和现场研讨的方式对值班律师的作用、选任、角色定位和权利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认为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保障性措施,如何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去解决更多的案件,为更多的当事人提供便利和保障,是值班律师制度建立的重要功能取向。合理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诉讼权利,改善其弱势地位,充分发挥值班律师作用,做到有效参与,对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运行的正当性、推进刑事辩护的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研讨会的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刑事审判领域“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案件结构轻缓化趋势严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缓解当前矛盾的一项重大司法改革,而值班律师制度又是认罪认罚制度适用过程极其重要的一环。值班律师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重大立法进步,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中的职能作用,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在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作为固化研究成果的方式之一,此次研讨会形成了《第二届大名府检察论坛暨“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有效参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