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维权劳动者“点名”的法援人

2015年开始,朱仙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至今,已办理过近1000件法律援助案件,无一投诉。其声名远播,常常被维权劳动者点名,可谓劳动纠纷维权领域的资深法援人

本社记者 张晓娜

通讯员 尚晓珍

 

朱律师,请您去趟蓬朗镇劳动管理所吧,那边有一群劳动者,点名要您帮他们解决!今年48日一大早,刚来到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劳动仲裁所值班的江苏圣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合伙人朱仙便被维权劳动者点名,她放下电话立刻驱车赶往目的地。

自从3月中旬昆山市全面复工复产以来,这已经是朱仙第4次被维权劳动者点名了。

别看朱仙年纪轻轻,事实上,她却是昆山市资深法律援助骨干律师。昆山范围内,她是有名的劳动纠纷维权领域的专家能手,在本地劳动者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做法律扶贫的店小二

20183月,江苏省昆山市推出法律援助精准扶贫项目,招募300名法律援助志愿者,结对帮扶困难家庭提供家庭律师服务。朱仙第一个报名,并与千灯镇村民武某结对。

法律扶贫需要我们律师的肩膀。朱仙一直这样说。

武某原系某物业公司的保安,但公司并未与其签订书面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保。20183月,公司撤出昆山,武某失业,未获分文补偿。在朱仙协助下,武某等人成功追讨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共计10万元。

钱是拿回来了,可学历低、无技能的武某没了生计,赋闲在家,再次返贫恐怕也是迟早的事。精准帮扶,就是要帮群众脱真贫、真脱贫。朱仙积极谋策,发现武某对运动很感兴趣,最终帮助武某和同伴开了一家经营运动健身器材的小店。感怀于朱律师的敬业和热心,武某邀请朱仙担任小店的法律顾问。

朱律师,请您一定要收下我们的心意!”201854日,朱仙从千灯镇村民武某手中接过扶危济困的锦旗,同时也接过了法律顾问的聘书。

这只是朱仙法律扶贫的案例之一。算起来,朱仙参与法律援助工作已有5年时间。从2015年开始,她参与法律援助工作至今,已办理过近1000件法律援助案件。其所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无一投诉,几年来共收到锦旗30余面,在昆山法律援助工作中早已声名远播。

企业陷入困境引发维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朱仙从2月初就参与到了志愿服务当中,一直在前线坚守到3月中旬;随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劳动纠纷法律援助工作中。

4月,朱仙已经第四次被劳动者点名为其维权。这次维权,朱仙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蓬朗镇劳动管理所,早已等候在这里的4名劳动者看到朱仙律师来得如此迅速,他们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朱律师,帮帮我们吧,我跟我老公都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大家子就靠我们两个人撑着,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就在坐吃山空,但是公司从2月份开始就不发工资了,现在别的工作也很难找,我们接下来怎么活啊?说着说着,一位40岁左右的妇女忍不住流下眼泪。

别着急,您慢慢讲。朱仙一边安慰着她,一边详细了解事情的起因。

原来,这位妇女叫王珍(化名),她和丈夫周东(化名)都是本地某公司的员工。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所在公司的经营受到了很大影响,资金链出现问题,公司从2月份开始便没有发放过工资。

停发工资之初,公司向员工陈述了所面临的困境,员工虽然心中有想法,但因为很多人都在这家公司干了多年,考虑到公司因疫情的影响确实遇到了困难,情绪基本平稳。但对于那些从外地来昆山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是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租房、买菜、水电,每天睁开眼睛就要支出,于是到了停发工资的第2个月,员工们便再也坐不住了。而他们中的熊燕(化名),因父亲病重,急需治病救命钱,所以和王珍、周东以及其他总计10名员工在与公司协商无果之后,陆续来到蓬朗镇劳动管理所、开发区劳动仲裁所寻求帮助。在其他维权劳动者的推荐下,他们提出由朱仙律师为他们办理法律援助维权。

为劳动者送去及时雨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数次奔波往返于蓬朗镇劳动管理所和开发区劳动仲裁所,朱仙终于帮助这10名劳动者填写好了法律援助申请表、做完法律援助初审笔录、整理好相关证据材料。10名劳动者中的李文(化名)是当天从上海赶回昆山,直到晚上8点才赶到,朱仙耐心地为其整理材料。为了让案子尽快立案,她连夜为这10名当事人准备好了立案的材料。

49日,朱仙指导劳动者代表向昆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了劳动仲裁申请书,同时帮助他们向昆山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法律援助申请。完成这些工作后,朱仙立即马不停蹄赶到10名劳动者就职的公司,与公司留守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通过协商解决,帮助劳动者尽快拿到工资、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

413日,在朱仙的不懈努力下,10名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昆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达成调解。因为用人单位确实陷入了经营困境,双方在调解数额上反复拉锯,用时一整天方才最终确定调解方案。当天,昆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劳动调解书,用人单位当庭支付工资欠款,本案顺利完结。

本案最终调解结案,劳动者损失了小部分利益换取了快速履行的效率、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生活困境;用人单位支付了本就无法逃避的劳动报酬,但也通过调解节约了部分现金流,双方可谓双赢。多年宾主一场,庭后双方依然可以客客气气。劳动者感谢用人单位能够体谅到自己的困难、愿意立即付清工资欠款;用人单位也欢迎企业困境解除后劳动者回来上班,双方都感谢朱仙律师付出的辛勤劳动。

从今年3月份以来,朱仙就已承办了法律援助案件30余件,接待当事人咨询近100人次。她不仅是昆山市法律援助领域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是劳动纠纷受援人心中值得信赖的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