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普法“大合唱” 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日前,为了深入落实《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有效实施,北京市昌平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全区各单位主管领导及部分村、社区代表学习《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昌平区新时代普法讲师团团长、北京市惠城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吴锋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立法背景、重点法条梳理及行政执法中25项应进行执法处理的违法行为进行分析讲解,讲座内容接地气,对基层执法具有指导意义。

据了解,昌平区新时代普法讲师团目前共有42人,成员主要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等驻昌高校,区法院、区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及律师事务所,结合昌平区法治宣传工作实际,以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宣讲等形式,承担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普法宣传定制服务工作,以点单的方式,重点服务村(社区)及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除此之外,昌平区还有38支专业普法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普法志愿者共640人,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普法组织网络体系,形成多级联动、纵横协调、共同参与、整体推动的工作模式,为普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昌平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昌平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昌平区司法局等部门在进一步整合全区普法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昌平区普法志愿者联盟,打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成果共享的普法新模式,是昌平区普法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更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昌平区普法联盟迅速行动起来。普法讲师团充分利用法律专业优势,开展疫情普法知识宣传,同时积极组织成员单位走访慰问多个村在看控一线的党员群众,捐献近3万元的防疫物资及用品。为有效服务复工复产,昌平区普法联盟还通过微事实”“微课堂云普法方式解读当前各级政府关于延期复工规定、企业和员工权益相关部分以及劳动者和企业分别如何应对延期复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