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启动 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近日,生态环境部以视频会议方式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将按照“水陆统筹、以水定岸”原则,全面摸清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底数,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2019年,生态环境部采取“试点先行与全面铺开相结合”方式,分批分步完成了长江流域、渤海海域的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共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60292个,渤海入海排污口18886个,基本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目标。

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本次试点范围包括汾河、湟水河和黄河干流甘肃段等河流(段),分别作为黄河中、上游流域试点地区,涉及山西、甘肃、青海3省12地市(州),力争用2-3年左右时间,完成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四项任务。“查”即摸清底数,全面掌握试点地区入河排污口数量及其分布,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测”即开展监测,了解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状况,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排放情况。“溯”即进行溯源,开展排污口溯源分析,基本查清污水来源,了解污水排放单位。“治”即分类整治,在监测、溯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系统治理,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有效规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生态环境部的工作重点是完成排查任务,借鉴采用长江、渤海排污口“三级排查”的成功经验,分为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和专家攻坚排查“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