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本报讯(记者李卓谦) 为全力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切实提升复工复产企业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能力,促进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北京市昌平区司法局迅速转变普法模式,从需求端入手,在供给端创新,在用法端发力,进一步提升了普法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该局加强与昌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交流合作,借助北京昌平”APP开展《法律微课堂——社区封闭管理篇》《法律微课堂——依法防疫篇》《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等线上普法志愿活动,点单式普法改变过去由政府制定主题、群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为受众量身打造普法课堂,让广大群众自由选择最关心、最贴近自己利益的普法课题,精准普法成效显著。

将疫情防控同日常工作相结合,用足报、网、端、微、屏多终端,探索实行网络全覆盖、普法多形式、宣传零距离,不断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提高全民依法防疫意识。对外,加强入境人员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在宣传国内各项法规政策的同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严防疫情境外输入和扩散;对内,积极宣传各类援企稳岗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强对疫情及防控引发的合同履行、医疗纠纷、产品质量、劳务纠纷等案件的以案释法工作,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营造良好法治氛围。截至4月底,法治昌平共推送疫情防控相关消息109条,阅读量达5.3万余次。

完善全社会参与、全领域覆盖、全方位发力的疫情防控普法宣传格局,持续推进多层次、多领域普法创新。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部门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将普法与日常工作相融合,在处理与疫情有关的执法司法案件中加强释法说理,引导民众聚集共识,共同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充分发挥昌平区普法志愿者联盟作用,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强化基层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