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在沪举办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等单位在上海举办第十六届上海市刑法学博士论坛,研讨我国刑法溯及力与追诉时效制度的适用与检视问题。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在论坛上表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如何体现刑法的慈悲心肠和雷霆手段,有赖于刑法学者对刑法的本意及适用原则进行深入研究。上海市法学会将利用《上海法学研究》集刊等学术平台,及时呈现各高校、实务部门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推动刑法学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

论坛主要围绕“南医大奸杀案”应否追诉、我国刑法有关追诉时效规定的意义、追诉时效期限兜底性条款的规定等问题展开。论坛采用Zoom视频会议的方式,并于哔哩哔哩网站同步直播。

上海市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科带头人刘宪权教授在论坛总结时表示,“南医大奸杀案”的处理结果有不追诉、按照旧刑法报最高检核准追诉、适用新刑法终止追诉时效的计算三种可能。刘宪权认为刑法条文的规定受到语言表达、客观条件、自身智慧的限制,如何正确地、不机械地对法条进行理解是值得研究讨论的。对刑法学的思考,永远没有终点。每年博士论坛研讨会的价值正是在于对热点问题展开有规模、有深度的对话和思考,为司法实务及立法相关问题提供借鉴意义。

据系统显示,Zoom会议室的在线嘉宾及听众450人,直播网站的观看人数6000人次。

此次论坛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由上海日盈律师事务所协办,国内诸多高校师生、江浙沪等地司法机关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律师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