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劳动争议焦点问题解读”直播研讨交流活动在线上举办
本报讯(记者周頔) 近日,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联合举办的“疫情期间劳动争议焦点问题解读”直播研讨交流活动在线上举办。来自法学法律界、司法实务界等400余人参加了此次线上活动。
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秘书长范围介绍,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是一家成立已经20年的北京四A级社会组织,2019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汇聚了京津冀三地知名的专家、学者、法官、劳动争议仲裁员、律师、工会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等,主要致力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公益性普法宣传活动。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庭长赵悦在发言中谈道,受疫情影响,与疫情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有所增加。为此,做好劳动普法宣传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专业化审判庭,高度重视与疫情相关的劳动争议问题,在认真履行审判职能的同时,也注重相关问题的调研宣传与普法工作,帮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本次直播研讨交流活动旨在通过法官分享对于涉疫情劳动争议问题的专业看法,帮助用人单位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规范用工行为,有效防控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也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六庭的法官王丽蕊、刘佳洁以及北京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正赫律师分别就“疫情期间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审查”“疫情期间劳动报酬支付问题”“疫情期间企业劳动关系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会后,三位专家还就自身分享的专题内容与参与直播的观众进行了答疑互动。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林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如何处理法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协商性和证明力的关系、如何协调企业发展与疫情影响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固守与创新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矛盾与焦点所在,只有处理好这“四层关系”带来的影响,才能在疫情期间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治走向和谐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