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少华:返乡抗“疫”不忘老本行
无论是在普法工作中还是在防疫工作中,刘少华都履行了他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本社记者 张晓娜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国数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他们不顾个人安危直面病毒,他们是“逆行者”,更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事实上,在湖北省司法行政系统也有这样一位“逆行者”。
今年57岁的刘少华现担任湖北省赤壁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股长,曾两次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授予的最美普法人和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荣誉。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他与家人正在深圳度假一起过春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少华认为此时自己更该在抗疫前线履行职责,于是,他多次通过微信和电话请缨上防疫一线。
“人隔离而爱传递”
在人们对新冠病毒避之不及之时,刘少华选择了回到湖北,回到工作岗位上。
终于,在各方协调下,1月31日,在深圳休假的刘少华顺利返回湖北赤壁,他终于如愿以偿——到防疫最前沿去战斗。
回到赤壁的当晚,刘少华向领导提出,尽快安排其抗击疫情的工作任务。此刻,他觉得只要能抗疫,去哪儿都可以。随即,刘少华被安排到富丽广场值守点,负责排查过往车辆和人员。
填表、核对、测温,每天摸底排查返赤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信息,轮班休息时也不歇息,照样活跃在值守卡点。
2月12日,局防控指挥部指派刘少华担任黄金水岸精途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常务副指挥长,协助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管控工作。
隔离点组建完成不到30分钟,就要入住48名隔离对象,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才出生几个月,其中还有一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员。另外,8名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院管理模式,24小时轮值照顾和观察他们的生活起居。
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人。刘少华和团队其他干警熬了一个通宵,硬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流程,并规范开展各项服务。大家相互提醒、照顾、磨合,出现问题及时消化、解决,让精途酒店隔离点快速运转起来。
在隔离点,刘少华是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搬运工、送餐工,也是信息员、后勤保障员。坚持收集防控资料、信息、数据和图片,与远在2000公里外老家居家隔离的同事联手,及时展开信息上报和对外宣传工作。有时候一天下来,刘少华要接100多个电话,楼上楼下要跑好几十趟,他的步数每天都是2万多步,最多时达到2.8万步。
“我们这里只有客人,没有病人;只有客房,没有病房。我既是隔离点的责任人,也是酒店管理负责人。”这是刘少华常对同事们讲的一句话。
精途酒店隔离观察点,业务上实行医院管理,服务上实行酒店模式,做到人隔离而爱传递。在微信群里,每一个来到隔离点的成员都会得到关怀。
在疫情防控中,刘少华也没有忘记他的老本行,他运用普法宣传车、司法行政门户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媒体平台,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同时,他组织本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法律从业人员开通电话、微信等咨询和预约办理渠道,积极参与依法处理涉疫案件,满足特殊时期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普法工作做得出色,疫情防控工作中刘少华同样赢得大家的认可。他常说,干工作要干一行爱一行。今年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顾全大局、甘于奉献、本领过硬的刘少华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推出一系列优质的人性化服务,赢得了百家村片区400多户居民、集中隔离的48名密接接触者、临时入住的55名返岗复工人员、8人隔离点医护组团队和5个安保组团队的一致好评。
见证法治建设春华秋实
事实上,刘少华从1983年参加普法工作,经历了从1986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如今的“七五”普法,至今已有37年的普法工作实践,他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普法老园丁”。
这些年里,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身于普法工作中,把普法知识传播到全市各个角落。
赤壁市茶庵岭镇有一对夫妻,曾是下乡知青,到农村落户后,村里安排两人进了企业工作。后企业改制下岗失业,夫妻两人想回村里种地,多年来经常到村里和镇里强行索要土地。有一回,刘少华给镇村干部讲法治课,镇里领导特意安排夫妻俩在会议室后面听课。听完刘少华旁征博引的以案说法,夫妻俩幡然醒悟,拉着他的手感叹:“课讲得好,讲得有道理啊,是我们错了!”
几十年的普法工作实践,刘少华逐渐懂得时代的进步和社会不断变化,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普法形式。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脑进入办公应用。为了方便工作,刘少华便节衣缩食自费买了单位里第一台个人电脑,加班加点自学办公软件操作,使普法图文编辑工作立马有了质和量的飞跃。
在坚持自学最新法律法规的同时,刘少华也热心于普法新路径的探索工作。他学习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以往灌输式传统普法模式调整到主动式精准普法模式。尤其是H5格式动画微信消息的编辑推送,让法治信息引人入胜,得到广泛的传播。
他还积极推进县域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方位覆盖,建设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该市首家村级法治文化公园,使百姓在休闲娱乐之际潜移默化地学到法律知识。
2016年湖北省举办首届法治微电影大赛,刘少华策划制作的微电影《留守儿童》斩获全省三等奖。他主编的说理解读式《赤壁市“七五”普法教材》和《法治格言警句谚语200条》广受社会好评。他编写和收集整理了一大批普法顺口溜,被百姓广为传诵,其中《民法总则顺口溜》被全省推广,成为“七五”普法的一抹亮色。1920名“农村法律明白人”的培训,让全市农村普法网络更厚实。
刘少华一系列细腻严谨、行之有效的普法宣传教育特色工作方法,不时吸引着周边县市区甚至省外同行通过网络或者专程登门向他取经,讨教专业技能技巧。每到此时,刘少华总是不厌其烦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指导,大家都尊称他一声“刘老师”。
“我热爱普法工作,就要为普法工作献出所有,即使退休了,也要当一名普法志愿者,愿意做一辈子普法老黄牛。”刘少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