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民工返岗复工记

“点对点”专车专列助力

  受疫情影响,大量农民工春节期间滞留家中。对于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1100万农民工的返岗复工问题,尤其受到关注。


  “再有几天,工资就能发下来了。”杨井兵一边在工地上绑扎钢筋,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他的第一笔工资收入。

  杨井兵是湖北荆门人,3月19日,他与工友一起,从老家开车来到湖南长沙的项目工地,至今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相比于之前没有经济来源的焦虑,工作后他安心了许多。

  据人社部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7亿人,跨省流动农民工约7500万人。受疫情影响,大量农民工在春节期间滞留家中,这对于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农民工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于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1100万农民工的返岗复工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近日,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还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6+1”劳务协作行动,从4月中旬至6月底,组织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六省市与湖北开展定向劳务对接,尽最大努力恢复湖北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

  “解封”后返岗复工

  杨井兵是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长沙洋湖苑二期项目的工人,也是项目主体劳务队现场负责人。

  1月16日,他从长沙返回老家湖北荆门过春节。彼时,虽然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不过与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没预料到疫情后来会发展得如此严重。

  直到1月23日,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25日荆门火车站出发通道也正式封站后,他才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彼时首要任务是防控疫情,他也待在家里,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失去收入来源两个多月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感觉越来越焦虑。

  各地复工复产如火如荼,湖北省各地市虽然也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民工赴外地返岗,但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复工,杨井兵心里很没底。

  随后,一个好消息传来:在3月14日召开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人社厅副厅长董长麒表示,该省正通过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等措施,安全有序推进农民工返岗复工。

  很快,他也接到了公司的通知,湖北地区低风险区域的工人可以回长沙复工,并且出具了接收函。随后,他又与4位滞留在老家的工友一起,拿着接收函找到当地相关部门开具了通行证明等手续。

  3月19日早上8点,他们自驾出发,从襄荆高速荆门北卡口离开湖北,下午3点到达了长沙市。

  到达目的地后,工程项目部为他们安排了单间进行隔离。期间,杨井兵等人又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确定结果为阴性,且得到长沙市疾控等部门允许后,他们几人才正式进入工地开始工作。

  杨井兵负责的劳务队中,他们5个人是第一批到达的湖北籍工人。

  开通“点对点”专车专列

  杨井兵是通过自驾的方式回到工地,而他们的另外两位工友陈成和汪晓光,则是通过“点对点”专车的方式从湖北鄂州被接回了长沙。

  3月25日下午一点,一辆“点对点”专车载着陈成等13个工人从鄂州出发,晚上8点抵达长沙,随后隔离,并且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

  据了解,通过“点对点”专车的方式,中铁城建集团长沙洋湖苑二期项目部一共从湖北接回了30多名工人。

  从全国来看,“点对点”专车专列的运输服务,很早就已经开展,并且很有成效。

  2月19日,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对于已有工作岗位和新确定工作岗位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织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点对点”的农民工专车(专列)运输服务。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点对点”复工,人社部还开通了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农民工出行服务小程序,并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了农民工健康信息互认。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6日,累计“点对点”运送农民工近590万人。

  因疫情影响,湖北的“点对点”返岗复工行动开展略晚。

  3月14日,4辆大巴车从湖北省潜江市汽车客运总站驶出,车上载着72名从潜江到浙江绍兴复工的工人,这是湖北省首批出省返岗复工的工人。

  湖北省首次发出农民工外出务工专列则是在3月18日,首趟接返547名恩施籍务工人员到浙江省绍兴市,返回工作岗位。

  据了解,专列出发前,绍兴市和恩施州人社部门就进行了对接,确定主要分布于纺织印染、机械科技等制造行业可返岗的人员。

  为确保防控安全,在行程中实行了“身份证+白名单+健康码+车辆信息”四级核验,按车厢集结,完成查验健康证明、测体温、有序上车、分散就座等程序,并配备好防疫物资和应急处理物资,确保防疫安全、人员可溯。专列到站后,当地还对务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随后用大巴统一送至集中隔离点,接受14天医学观察。

  陈成和汪晓光到达长沙的第二天,一辆载着湖北346名返岗复工农民工的专列则从岳阳出发,前往广东省。这是首列从湖南省开行的湖北籍农民工复工专列。这346名农民工,都是湖北省洪湖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原来,为解决贫困劳动力返岗困难,3月25日,湖北省洪湖市就向广铁集团长沙车务段发函联系,申请从毗邻的岳阳火车站开行复工专列,并且得到了支持。

  “就业本地化”破解复工难题

  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工程工地复工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也非常受重视。

  据杨井兵介绍,除了每天测量两次体温,每天对营区进行两次消毒、分餐制、分时淋浴等防疫手段以外,工地还实行了封闭管理。

  防疫期间,来访人员需进行专项登记和检查,想要外出时,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开了放行条之后才能出去。

  工程项目部还组织了全体职工及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防疫知识考核,考核不合格,要进行二次安全教育。

  除了日常生活,杨井兵和湖北籍的工友们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看有关湖北老家的新闻。在得知武汉“解封”以后,他很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此外,老家亲戚朋友的状况也很让杨井兵牵挂。村里还有亲戚朋友因为疫情失业。

  他的许多亲友,都在其他省份的中小型工厂工作。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至今没有复工,甚至已经倒闭,很多人都处于失业状态。此外,还有个别企业招聘时出现了“拒鄂”的做法。

  为打通农民工复工“最后一公里”,当地采取了多方面举措。这其中,除了加强与其他省份沟通对接、大力发展线上招聘等措施以外,“就业本地化”也是重要思路。

  4月1日,在湖北省召开的第6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董长麒表示,湖北全省累计已有超过500万人跨区域外出返岗,其中赴省外就业3132984人,省内流动就业1874859人。

  此外,他也提到了就业的本地化问题。他介绍说,湖北省将受疫情影响人员及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做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理,对暂时难以外出且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发了一批临时性公益岗位托底安置。

  此前在3月1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他还曾提到,为推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湖北建立了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调度保障机制,设立了就业服务专员,为506家“停不得”企业提供用工服务,协助解决用工16631人。同时做好协调对接,引导有就业意愿的滞留人员到急需用工重点企业就业。

  (陈成、汪晓光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