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引导农民工“本地上班”一举多赢
过去,除了农忙季节,河北省大名县北峰乡后现城村贫困户李瑞娜夫妻俩常年在外务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外出务工暂时出现困难。看到她家生活困难后,扶贫干部帮助介绍了微工厂做服装的活。据了解,为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河北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办法,各地也各显神通,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工“本地上班”。(3月18日《工人日报》)
时下疫情防控到了守住“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刻,农民工外出务工遇到难题,此时需要各级政府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就业是民生大事,不能因为疫情而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各地应因时而变,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灵活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打通现下农民工就业的肠梗阻,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为他们就业提供兜底保障。
组织引导农民工“本地上班”是多赢之举。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指出,要根据疫情持续向好态势,在保持必要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取消妨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让更多务工人员尽快返岗,有活干、有钱赚。我们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有班上、有活干、有钱赚”创造条件,一方面又要面对现实,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就业的办法,让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纾解因疫情带来的务工难问题。
同时,让更多农民工返乡就业,家门口上班,可以解决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上班,家门口就业,从“燕南飞”到“金凤还巢”,新生代打工群体,可以用行动反哺这个养育自己多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