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举行防疫复工期间 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线上研讨会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由青岛大学法治乡村建设研究中心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政府联合举办的“防疫复工期间乡村治理法治化问题线上研讨会”举行。青岛大学师生、泊里镇防疫一线基层干部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青岛大学法学院许世英博士就“疫情应对下的社会多元共治及法治思维构建”进行主题发言,他从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的共存史、传统社会重视用法律手段治理瘟疫、转型期城乡社会治理理论的欠缺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显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以及坚持多元参与形成新的基层治理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在当前疫情应对下,社会治理方式多元化、法治化思维构建至关重要。

青岛大学法学院陈喆博士就“加快乡村政府线上治理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政府治理网络化、现代化、法治化”进行主题发言。她以乡村治理现代化必要性、防疫复工期间乡村治理网络化概览以及乡村治理现代化展望三个角度谈到她对当前乡村政府运用线上模式进行治理的认识,并提出防疫复工期间乡村治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障人民权利,要建设线上+线下双轨互动机制,秉持精细化+网格化+法治化的三维治理原则。

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社会治理中心负责人张则波就“防疫复工期间泊里镇政府社会治理与人员管控措施经验推广”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泊里镇在社区防控工作中严格落实工作责任、从严从细强化防控措施,乡村振兴、法治村居的示范点在防疫期间起到了示范作用。镇党委在疫情期间重视企业生产生存,通过办理各项准入证明等一系列措施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可能方便企业复产复工。

青岛大学法学院讲师魏振华指出,现代社会需要村民自治组织的发展,现代化治理手段如网络化、信息化在防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疫情防控也不能忽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青岛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杨表示,疫情防控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势,正是基于这种制度优势和一线抗“疫”人员的无私付出,才能迅速控制住疫情的传播。当然,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应对各种挑战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展开各项工作,做到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所有治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保障人民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