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警夫妻的爱情“时差”

本报讯(记者陈创中 通讯员黄海旋 廖明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无数奋战在防控一线的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筑起安全防护线。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有这样一对医警夫妻,丈夫坚守在公安防控一线,妻子忙碌在防疫护理一线。她下班的时候,他在值班,他下班的时候,她在加班,“时差”让夫妻二人基本见不上面。他们是西区派出所的一线民警徐杨和惠亚医院感染科的护理主管朱珂。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


仓促的年夜饭

2020年的大年三十,是徐杨自大学毕业入伍以来和妻子朱珂过的第一个除夕夜,但是,他还未来得及好好和家人吃个年夜饭,一起看春晚,享受这难得的温馨时刻,就急忙带着单警装备去派出所集合,投入禁燃巡逻工作,保障辖区群众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春节。

大年初一凌晨1:00,徐杨结束禁燃巡逻工作回到家中,妻子朱珂和孩子果果已经熟睡。

而妻子朱珂,最近没有值班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已经连续16天没有休息日,每天早出晚归。


9个小时的“时差”

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同处一个屋檐下,却有9个小时的“时差”。

大年初七深夜,朱珂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刚回到家,徐杨拿起单警装备就走出了家门。“晚上外面冷,多穿点,别着凉了……”妻子轻声叮嘱。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要在晚上12点前赶往开城大道与惠阳交界处的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点核查、劝返外来车辆,保证无疑似患者进入本辖区,筑牢防疫工作的屏障。

大年初八上午8:30,结束便民服务点工作的徐杨回到家中,妻子朱珂已在1个小时前出了家门。惠亚医院疫情期间新筹建的感染科,她是负责人,护理病人、安排护士护理和自我防护培训,任务很重。

得知便民服务点要延长设卡时间,徐杨主动请缨,承担常驻卡点执勤任务,成了淡水出入大亚湾卡口的“守夜人”。那身“警察蓝”,是大亚湾夜色中亮丽的色彩。


军功章有她的一半

9年爱情长跑,用徐杨的话总结为4个字:聚少离多。2010年,徐杨大学毕业应征入伍,2011年两人确定恋爱关系,自此聚少离多,直到2014年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时徐杨在部队任主官,在很多时候妻子需要他的时刻,他都无法回到她的身边。2019年底,徐杨放弃了在部队提升的机会,转业到了大亚湾区公安局西区派出所。

平日里,两人工作都忙,“但是比起在部队一年只能见妻子一两次,已经好太多了。妻子怀胎十月时,我一天都没能陪在她身边,直到临盆当天我才结束战备值班,交完班立刻坐飞机回来陪她生产。那时小孩脐带绕颈几圈,情形很危险,现在工作忙顾不上,最怕的就是小孩子生病。”徐杨说。

“在部队时,我总会把得到的军功章寄给她,现在我手机上,还有惠阳一家花店老板的微信,每逢重要的节日,我就给老板发个微信,叫他帮忙包一束花送给我的爱人……”说起这个,徐杨憨厚地一笑,“其实,我们两个都是很普通的人,只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