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伤情鉴定工作的“实战指引”

这是一本法医的专业全书,又是办案人员的营养之源。它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程序标准、操作原则、各种类型的人体损伤情况进行了专章论述,并配有详细图片和案例。

 

本社记者 任文岱

 

法医这一职业,对普通大众而言,虽在影视剧中可以管窥一二,但它仍有一层神秘面纱。不过,由他们出具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报告在很多司法诉讼中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医具体如何工作?也许读者可以在由安徽省公安厅物证处副处长陈林主编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实战指引》一书中找到答案。

该书对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程序标准、操作原则、各种类型的人体损伤情况进行了专章论述,并配有详细图片和案例。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全国知名法医专家陈忆九的话来说,这是一本法医的专业全书,又是办案人员的营养之源,更是案件当事人的答疑宝库

 

法医的实战指引

人体损伤程度的鉴定工作到底有多重要?陈林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损伤程度鉴定的结果一般都会为刑事或民事案(事)件处置提供重要证据。这些案(事)件在处置过程中,既要求鉴定意见客观准确,也要求鉴定程序规范合法,其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案(事)件的走向。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证据,应该客观、准确、公正,不应该因个人理解差异而影响结果。作为一名从业32年的法医,陈林说,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是公安机关法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我的工作经验,许多涉法医信访事项都由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工作引起。

陈林于1998年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安徽省公安厅从事命案侦破及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其参与了安徽省重、特大命案侦破及法医学检验鉴定案件近万起,曾荣获公安部二级英雄模范”“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称号,曾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一起案件中伤者被鉴定为轻微伤,行为人需面临治安处罚,但如若鉴定为轻伤或重伤,则要追究刑事责任。无论鉴定结果是轻伤一、二级,还是重伤一、二级,都会影响最终量刑。陈林说。

陈林表示,目前,法医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工作所遵循的法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其于201411日正式实施。

“2014年的新鉴定标准,让鉴定标准更科学、全面、清晰。它减少了法医同行之间的理解差异,量化了更多鉴定指标。但陈林也表示,只要是标准,就会有不周之处;只要是学术,就会有争议。新的更加科学的标准,依旧难以界定所有的损伤程度,依旧难以聚合所有法医的理解和认知。法医行业内部对标准的理解不统一,是目前法医学实践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他们有义务、有必要撰写一本能统一法医对标准的认识、能让普通大众读得懂的专业书、科普书。

该书共14章,涵盖鉴定程序、鉴定原则、鉴定时机等总则性内容,其基本涵盖了人体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所涉及的各种损伤情形的鉴定内容。

陈林介绍说,本书是由从安徽省数百名法医工作者中遴选出的16名法医专家共同撰写而成,耗时两年,其收集了大量案例,查阅了大量资料,搜罗了大量图片。其书稿经过10余次会议讨论、数次审查核校,方最终定稿。

对于实践中,法医行业内对标准理解不统一的问题,作者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引经据典、图文并茂地在书中进行了阐述。我们力争用最科学、最客观、最稳妥、最公平的方式将标准的每一条进行剖析,试图争取让每一名法医都能够理解和赞同。陈林说。

 

诉讼参与人的科普指引

陈林表示,除法医行业内对标准理解不统一问题外,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在实践中,还存在有些案件会出现多头鉴定问题。诉讼参与人因为对法医学知识不了解、不理解,所以容易出现采信难、办理难问题。同时,法医学是冷门科学,距离普通大众生活很遥远,这导致许多案件当事人有时对法医出具的鉴定结论不能理解。比如《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面部创口或疤痕超过4.5cm即为轻伤二级,但很多民众认为只要是破了皮就是创口,而法医则需要确定皮肤全层破裂才能算为创口,这样就会出现理解偏差。

因此,陈林希望该书能够成为对民事、刑事案件的诉讼参与人(办案民警、检察官、法官、律师)、调解员、案件当事人有用的一本科普指引书,帮助其选择采信,加强其内心确认;帮助群众越过专业知识鸿沟,解除其心中疑惑。

陈林说,为了让普通读者能轻松地理解晦涩难懂的法医学专业知识,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如何让每一名编委都使用最朴素、最易懂的文字去把复杂的人体说清楚,把复杂的损伤说清楚,把复杂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说清楚,这也是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

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编委会议形式,将好章节、好做法拿出来,给大家看,让大家效仿。陈林说,该书在编辑过程中,他要求每名编委都要把自己负责的章节嚼烂、消化,然后再用普通大众的思维表现出来。最终,该书针对大部分案件当事人、诉讼参与人法医学知识缺乏的问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用最直接明了的图片,用相似的案例,从人体解剖学结构开始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科普。

本书中有解剖学的科普知识,有调和意见差异的理论依据,还有难点、疑点剖析论述和具体案例的类比示范。内容全面,又有重点,理论扎实而又不枯燥。陈忆九说,实战好了,法医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政府公信力随之提高;指引好了,社会矛盾随之减少,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陈林也希望本书能让更多人受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