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举办基层行活动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1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内蒙古土默特博物馆主办,中共和林格尔县委政法委员会、宣传部,呼和浩特机场建设管理投资有限公司、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的“迎新春、写春联、进乡村”法律文化基层行主题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圪报村。
活动仪式上,内蒙古首个“法律文化之家”及内蒙古土默特博物馆“鸿雁书屋”同时落户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圪报村。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武夜平,和林格尔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全胜为“法律文化之家”“鸿雁书屋”揭牌;内蒙古法律文化团队与巧什营镇人民政府签订了《法律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书》;书法家现场为村民书写法治春联1500余副;向村民发放《家庭法律文化问卷》500余份,回收200余份;活动组委会向春联创作者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并走访慰问了圪报村老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三级法院的法官和律师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与当地村镇干部围绕基层治理、家庭法律文化建设进行了座谈;和林格尔县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现场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
据武夜平介绍,此次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举办的“法律文化基层行”活动,旨在以“法律文化之家”“鸿雁书屋”平台,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普及法律法治知识,传播新发展新理念和科学技术知识,营造乡村法律文化氛围,推进乡村全民阅读实践;把优质法学法律资源和文化资源向乡村下沉、为村民服务,以点带面,逐步辐射,积极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径、新模式,努力培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乡村力量。
据了解,内蒙古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创办的“法律文化基层行——‘迎新春、写春联、进乡村’”主题活动始于2015年。它常年活跃在基层,以春联为纽带,通过传统文化活动宣法普法、为群众解疑答惑,千方百计满足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目前已成为城乡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