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互联网司法研究会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成立互联网司法研究会,该研究会由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升级转型而成。该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于今年1月。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肯定了互联网司法研究小组过去一年在探索互联网空间治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培育等方面积累的成果,希望研究会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新的重大任务,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为互联网司法事业发展,为推进互联网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上海智慧”,提供“上海方案”。
上海市长宁区法院院长米振荣当选为上海市法学会互联网司法研究会会长,4名副会长中有两名来自江苏和浙江,分别是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春晖教授和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李有星。上海市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张志军对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上海市法学会领导要求研究会换届能增加外省市专家学者加入理事会,旨在吸纳长三角知名专家学者,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上海市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认为,长宁区是上海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互联网司法研究会的正式成立是主动提升研究水平,促进司法裁判,更好服务互联网司法的积极尝试。
米振荣表示,互联网司法研究会将以打造与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相匹配、与长宁率先开展互联网审判探索的实践定位相一致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互联网司法研究全要素聚合平台为目标,按照对表“一个计划”,聚焦“两大规则”,聚力“三项任务”,明确“四个方向”的基本工作思路,提升研究力、凝聚力、引领力,落实好学术研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开创具有上海特色的互联网法治新模式,为全国互联网领域的治理规则、诉讼规则完善,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智慧。
会议还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与会专家学者对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运用、构建数字经济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建立适应数字经济金融要求的现代司法体系、互联网空间司法治理等课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