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探索“互联网+法学会”工作方式

河北省法学会“五年考”

168个县(市、区)全覆盖 会员达1.6万余人

本报讯(记者张君 焦新波) 1223日,记者从河北省法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悉,5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市、县法学会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抓谋划部署、干部培训、规范建设、典型培树等系列工作,在全省11个设区市、168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法学会,会员已达到1.6万余人。

据介绍,5年来,河北省法学会系统会员队伍建设坚持保质提量,注重从政法机关和立法、行政执法、律师、仲裁、公证等实务部门吸收会员,实务部门会员比例超过80%。同时运用全国会员信息管理系统重新核实登记会员档案,建立全省会员联络机制,逐步探索“互联网+法学会”工作方式,会员数量从2014年的2000余人增长到2019年的1.6万余人。

在完善组织体系建设的同时,河北省法学会聚焦全面依法治省重点任务,围绕省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5年来共立项课题217项,结项187项,课题数量、质量和成果转化率、决策影响力均逐年提升。其所属的28个研究会先后承担“新中国成立70年法治建设成就与展望”“北京冬奥会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政策法律问题研究”等8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部委、省社科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

河北省法学会还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工作,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合作参与了《民法总则(草案)》、民法典各分编等200余部法律法规条例的立法起草、咨询、论证、修改等工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设立《法律援助法》的立法报告,许多意见建议被相关法律法规草案或文件吸纳;各研究会和市县法学会参与《张家口市旅游管理条例》《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70余部地方法规条例规章的起草、咨询、论证、立法后评估,为全省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同时,河北省法学会系统立足职能定位,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参与法治实践活动,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800余场,直接听众达55万余人次;组织、参与、协办法治宣讲近万次、法治文艺汇演156场,发放法律宣传手册200余万份(册),解答群众咨询5.6万余次;积极组织“青少年法治示范基地”“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大讲堂”等活动,在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中发挥作用明显。

此外,河北省法学会系统大力推动建立新型学科研究会,新建交通法学、立法学、犯罪学等学科研究会11个,基本形成了学科齐全、结构合理、设置科学、覆盖广泛的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