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举办 “国际志愿者日”暨“监狱开放日”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国际志愿精神,推动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帮教工作深入开展,近日,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举办了国际志愿者日监狱开放日主题活动。期间,西城区第二文化馆组织了文化六进系列活动之文化润心行动”——“人间大爱、情暖高墙专场文艺帮教演出。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各区县政府同监狱系统密切配合,率先在全国形成了大墙内外齐抓共管、帮教安置配套成龙的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在押人员改造的北京模式,被司法部在全国监狱系统全面推广。

进入新世纪,首都监狱、戒毒系统社会帮教工作逐渐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司法行政主导、成员单位履职、有关部门支持的长效工作机制,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帮教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爱心志愿人士纷纷走进监所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帮教工作。监狱戒毒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极大地促进了狱内改造与社会帮教的精准对接,促进了服刑人员、戒毒人员改造、戒治成效的明显提升。首都监狱戒毒机关实现连续22四无工作目标,再犯罪率在全国保持最低,戒毒人员保持操守率实现全国领先。

此次活动,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首次向长期支持首都监狱戒毒改造、戒治工作的首都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图书馆、西城区第二文化馆等26家单位授予爱心帮教团队称号,向连续32年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进行帮教的海淀法院法官妈妈尚秀云等18位志愿人士授予爱心帮教大使称号,并与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西城区第二文化馆等社会单位代表签订《社会帮教协议》。

在西城区第二文化馆的精心策划下,文艺工作者为文艺帮教表演了精彩节目,丰富了监所内帮教的艺术形式。据悉,此次文艺帮教活动第一次以视频直播形式进行,组织全局服刑人员、戒毒人员实时观看,最大限度地扩大帮教覆盖面,提升帮教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