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研讨会举行

让政策惠及更多流动人口

户籍制度改革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由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主办的户籍制度改革研讨会举行,专家们就户政改革、流动人口管理、城市化及三农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教授王太元表示,户籍制度改革要以人为本,把政府的选择性降低,把老百姓需求放进去,让政策惠及更多公民。

2014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后,中国城市地区执行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户籍改革。截至目前,很多省份的城市户籍已经放开得比较彻底。

王太元指出,40年多来,与国家社会同步开放改革的户籍制度,承受着越来越多的批评。但户籍制度其实是代人受过的挡箭牌,滥用户籍实施迁移限制等管控的其他制度才是适格被告。

他谈到,迁徙自由是依法选择和变更居住地的相对自由,而不是我想住哪儿就住哪儿的绝对自由,更不是政府保障你迁入某地享受原住民待遇。

改革的途径是法治,关键在科学,既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忽视民心。王太元强调,要把老百姓需求放进去,让政策惠及更多公民,全面强化服务功能,才能有效强化管控职能。

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冯晓英表示,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抢人才、抢劳动力,像西安、武汉、深圳、海南等地都推出了人才落户新政,北京也要未雨绸缪。

目前,北京竞争力在下降、老年人口加剧,要重视人才结构的协调问题,否则再想把人才拉回来就困难了。她说,城市环境整治要考虑群众生活需求,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旧小区,老年人口较多,要顾及他们买菜、理发等便利生活的需求,要进行全面调研后再决策。同时,还要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波指出,城市户籍制度大幅降低了限制条件,大中城市体现出不同程度的落户开放性,流动人口权利的缺损有所缓解,积分落户制缓解了地方户籍制度改革各自为战的状况。但是,个别超大城市依然是户籍改革的最后堡垒,陈波建议,大城市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