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法学会成立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研究小组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召开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研究小组成立会议,并对刑罚执行、社区矫正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在会上要求研究小组加强理论研究,总结实践做法,形成研究成果,推广成功经验,不断推动我国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相关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迈上新台阶。
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关保英教授希望研究小组能够在司法实践、科研、教学、培训以及国际交流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根据上海市法学会的批复,上海市法学会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研究小组组长由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陈耀鑫担任。陈耀鑫表示,研究小组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服务于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服务于上海社区矫正工作发展,服务于教育矫正质量的提高,服务于理论实务的交流与合作,抓好研究转化,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实践价值的理论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就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一致认为社区矫正研究趋势必然是多学科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研究小组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社区矫正的社会公众参与,完善社区矫正的监督体系,关注刑罚执行中暂予监外执行难、收监难等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应突破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结合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共同促进刑罚执行与回归社会研究工作。在服刑人员的矫正方法上,可以结合我国已有的循证矫正经验,将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动机式访谈法等方法纳入到矫正方案中,从而促进服刑人员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