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法院 积极推动司法服务进社区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和秋) 近日,北京昌平法院召开“司法服务社区治理,助力回天幸福安居”新闻通报会。据介绍,自2018年7月《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以来,昌平法院不断深入参与并创新社区治理,加强民事纠纷的诉源治理,通过推广“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拓宽调解渠道,推动法律服务进社区,并探索“互联网+诉源治理”模式,成功减缓回天地区民事纠纷案件增速。


据昌平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邢颖介绍,该院不断加强源头止纷力度,构建“矛盾排查—法律研判—沟通协调—调解引导—依法裁判—司法建议”递进式纠纷解决机制,通过前期摸排,重点标注纠纷高发区,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纠纷苗头,并与辖区街道、乡镇党委政府沟通,实现矛盾源头防控。同时,充分利用诉讼案件,根据问题症结,深入调查,重点约谈,扩大调解的示范效应,在源头上减少同类矛盾纠纷。

记者了解到,为加大纠纷化解力度,实现纠纷的非诉化解,该院建立以地方党委为主导,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委会等共同参与的“五方联合治理体系”,构建多方调解大格局。通过加强对非讼事务的专业化法律指导,提升司法所、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能力与规范水平,并会签联合调解工作实施细则,制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的解答》,通过司法程序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另外,该院还设立社区法官工作站,实现社区法律服务精准化。选派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官团队入驻社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咨询相结合、群众预约和主动入驻调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预约立案等诉讼服务。考虑到行动不便、路途较远的当事人,该院探索建立网络调解模式,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预防和解决平台,提供“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远程服务,一方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迅速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