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司法普惠 北京丰台法院“点站式” 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见习记者陈和秋) 近日,北京丰台法院联合丰台司法局就“深化诉源治理‘点站式’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全覆盖”召开新闻通报会。1年来,丰台法院依托“点站式”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吸附化解3200余件纠纷,95%案件即时履行;司法确认案件225件,即时对接101件。依托与区司法局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该院已实现点站在辖区内街乡镇全覆盖,进一步推动了“枫桥经验”丰台版提档升级。


据丰台法院新闻发言人林云介绍,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创新性推出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在深化诉源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该院与丰台区司法局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强化诉源治理、推进“点站式”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全覆盖的合作框架协议》。该项机制以司法确认制度为核心,以巡回司法确认点、7日工作站为支撑,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程序的有效衔接,以点带面将辖区内多方调解力量纳入全方位司法保障,推动全新的诉调对接模式向纵深格局发展,是丰台法院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程中的又一创新。

2018年6月以来,丰台法院在辖区内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卢沟桥街道挂牌设立首个“巡回司法确认点”和“7日调解工作站”,探索性尝试对街道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的纠纷就地司法确认,指导、协助基层调解力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年来,该院按照“点站布局多元参与,线上线下联动覆盖”的方式,陆续在辖区内西罗园、东高地、方庄等街道地区、时代风帆楼宇党委、区工商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处大厅、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科技园区管委会等处设立点站。今年3月,丰台法院又将“点站”延伸扩展到电视媒体领域,与北京卫视“第三调解室”栏目实现对接,为该栏目符合条件的调解案件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通过多点织密司法确认网,逐步将全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构纳入全方位司法保障体系,渐次形成矛盾纠纷ODR化解方式优先、法院诉讼在后的良性循环模式。

据了解,丰台法院以点站为依托,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ODR在线平台直通点站,建立智慧型调解对接机制。在街乡调委会、行业调解组织点站率先接入ODR在线化解平台,实现矛盾纠纷“在线申请、在线调解、在线立案、在线确认、在线送达”一体化处理,目前成功即时对接的十几起纠纷,平均用时约1.5个小时。“巡回司法确认+巡回审判”直通点站,建立零距离诉调对接机制。对点站调解成功纠纷就地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符合条件的,即时转入巡回审判,让简易纠纷就地调确、就地诉讼,形成纠纷零距离快速处理“程序链”。要素式调解直通点站,建立专业化培训长效对接机制。推出《要素式调解指南》,在全区21个街乡镇调委会的198名委员和33个派出所的66名专职调解员中大力推广适用;开展“调解示范课堂进社区”系列活动,提升基层民调组织常见纠纷化解能力和水平。

据丰台司法局副局长王志群介绍,2018年至今,卢沟桥街道、西罗园街道、东高地街道、方庄地区四个街道及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纠纷44件,涉及当事人152人,协议涉及总金额超7000余万元。从案件来源看,法院移送7件,当事人主动申请37件。从案件内容看,房产继承纠纷36件,存款继承纠纷8件。经街道社区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的案件中,有24件当事人通过“巡回司法确认点”快速申请了司法确认,占比55%,数量较机制推行前增长了数倍,充分体现了“点站式”司法确认工作机制的平台优势和制度优势。

丰台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张文生介绍,依托“点站式”工作机制,北京市平合医患中心与丰台法院深化“专对专”诉调对接机制,对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先期介入,全面评估,通过临床专家评议、法医专家评议、律师团队评议三层评议机制,作出免费专家中立评估意见,为当事人提供责任比例和赔偿金额调解参考,使得部分医患纠纷从当事人申请委托调解到最后双方确认协议效力并自动履行,前后不足30天,远远低于同类医疗纠纷审判周期。2019年1-9月,丰台法院共委托该中心案件1149件,其中送达482件,即时对接成功199件,调解成功率达41.2%,超过行业平均成功率近30个百分点,获得了当事人的满意,达到了良好的司法普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