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枣园派出所里的三支“张思德义务队”
陕西省延安枣园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重要驻地,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发源地。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民意引领警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围绕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2006年起,先后建立张思德义务服务队、张思德义务巡逻队、张思德义务调解队等三个义务队,学习张思德,打造新时代服务型派出所。
7月26日,“恒盛杯”“见证法治的力量”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走基层活动走进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
张思德义务调解队:
“两说一联”矛盾调解
近年来,随着枣园派出所辖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红色旅游大兴起、外来人口大流动,存在大量矛盾纠纷,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在辖区矛盾纠纷数量多、矛盾纠纷调处警力数相对较少、调处警力专业化程度低的情况下,枣园派出所于今年提出打造张思德义务调解队。
离退休老民警赵学慧是宝塔分局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今年64岁的赵学慧,有着40年警龄和40年党龄,先后在宝塔公安分局治安科担任副科长、保卫科指导员、主任科员、经文保大队教导员等职务。
在枣园街道办和司法部门的支持下,枣园派出所聘请赵学慧担任首席调解员,并协调司法所、地方法庭、村委会等部门及律师、“两代表一委员”和老党员等,组成矛盾联调专班,根据不同矛盾类型,采取不同的调解措施,形成“群众说事、警官说法、干部联动”的“两说一联”矛盾联调法。
今年4月份,宝塔区林业局在荒山绿化施工过程中,雇用的村民贺延胜在驾驶农用三轮车拉水途中不慎摔伤,经诊断为盆骨骨折。双方因医疗费用多次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不断激化。赵学慧得知此事,主动把双方约至调解室,听取双方诉求。得知双方矛盾的焦点是:林业局对贺延胜受伤骨折是否由拉水所致,及提出的医疗费用是否真实存在。
调解过程中,赵学慧现场通报调查结果,还邀请律师算清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排除了施工方的疑问并让其当场兑现各项费用,一场民事诉讼在调解室予以终结。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枣园派出所张思德义务调解队共调处各类矛盾47起,无一起上访情况发生、无一起投诉发生、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收到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张思德义务巡逻队:
警企联防创建平安区域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2013年起,枣园派出所指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开展警企联防、警治联勤、联防联治等工作,建成50人的张思德义务巡逻队,全面开展法制宣传、巡逻防控、现场救护、便民服务及门店、柜组联防等工作,全力打造平安共同体。
6月24日13时许,张思德义务巡逻队巡逻时发现,在枣园革命旧址旁的一处摊点前,一名六七十岁的老人摔倒在地,无法活动,怀疑有骨折可能。
巡逻队员详细询问老人受伤部位并简单固定的同时,拨打120,随车陪同老人前往医院检查,直至老人子女赶来,巡逻队员交接完方才离开。
据了解,张思德义务巡逻队组建以来作用凸显,近一年来,共帮助游客寻找走失老人小孩3次,帮助寻找丢失钱包物品5次,开展大型法制宣传3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3处。
张思德义务服务队:
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06年起,枣园派出所的30余位民警组织张思德义务服务队,针对无户籍人员、孤寡老人、紧急情况办证问题,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邮寄服务、24小时服务等,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问题。
枣园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过程了解到,辖区裴庄村70多岁的老张出生于榆林市子洲县某村,20余岁带着弟弟倒插门到枣园裴庄村,弟弟一直未成家跟其生活。因多年前户籍管理混乱,弟弟一直没有户口,享受不到老龄补贴和医疗保障。由于其本人患有重病,弟弟也70多岁,很担心弟弟今后的生活。
枣园派出所张思德服务队获悉后,在办案民警的配合下,前往榆林子洲调查情况,并在查实情况后为老张的弟弟补录了户口,解决了老张弟弟70余年无户口状态。
近年来,枣园派出所张思德义务服务队共开展各类户籍办理上门服务、送证服务、预约服务30余次。
据了解,张思德义务调解队、义务巡逻队、义务服务队的组建,正不断助推“矛盾化解早、平安守护好、服务质量高”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