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成立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并举办了法律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研讨会。

上海市法学会党组书记、会长崔亚东认为,面对新技术带来巨大社会变革,法律人的责任主要体现在抢抓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法治的深度融合,即人工智能+法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法治建设,构建人工智能法治体系,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即人工智能法治。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要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的四个高地。其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把各地的人才吸引过来,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工智能法学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的成立是上海人工智能法治走在全国前列的成果。希望新成立的研究会为人工智能法治的推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夏小和指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和引导人工智能行业良性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已成为法学法律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的成立,是勇担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圈的具体行动。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对法律人工智能的作用、定位和先行实践”“人工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让人工智能闪耀理性之光,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治理法治化路径选择”“法律人工智能的科技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探讨,并围绕法律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话题互动交流。

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院长郭伟清当选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会长,他表示,研究会将加强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做实思想库,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法治理论发展;提升服务人工智能决策水平,做好智囊团,推动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搭建人工智能法学交流平台,做强人才库,推动上海人工智能法治人才培养。郭伟清认为,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是司法作业模式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在价值层面,人工智能必将加速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在社会共治层面,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跨界融合,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