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积极创新调解工作体系
□本社记者 罗宗明
□通讯员 刘丽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把调解工作体系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积极创新调解工作体制机制,使各种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筑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构建和谐鹿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创新调解体制
有效化解纠纷
鹿寨县辖9个乡镇、118个村(社区),总人口41万。该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均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县5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担任村委(社区)法律顾问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同时,该县还在县人社局、卫健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交管大队设立劳动争议纠纷、医患纠纷、消费纠纷、道路交通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采取“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办法,由人民调解中心安排专职调解员承接行政调解未结的矛盾纠纷。
“基层司法行政人员严重不足、调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状况,以及各调解组织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严重制约了人民调解作用的发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各级人民调解委要担当起统揽全县民间纠纷化解的龙头作用。”鹿寨县司法局局长刘革成说。
为打造党委领导、司法指导、基层“五老人员”参与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该县在平山镇开展人民调解志愿者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由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五老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志愿者,参与民间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走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子。
6月下旬的一天,乌东德直流工程须在平山镇大阳村上龙兴屯后岭一块草地上建设一座输电线路铁塔,施工时受到上龙兴屯一位老妇阻挠,施工方被迫停工。村委、驻村工作组介入调解,但因该屯生产队长换人,账户一时未改,款项打不进,而该老妇认死理要得钱后才给施工,导致纠纷无法顺利解决。6月26日上午,由平山镇人民调解志愿者团队接手调解该纠纷案。他们先到村委了解基本情况,召集部分群众了解其草地的归属和对此事的看法。掌握详情后,调解团队制定了母子分议法、抓住钱为基点的调解方案,先找该老妇的儿子面谈,在做通其儿子的思想工作后,再跟该老妇面谈,告诉老妇,土地是集体拥有,她只有经营权,其款项已到队里,等到生产队选出新队长后由队里分配。如今施工方已付款,这块草地已属施工方所有,其不能阻挠施工。经过刚柔并用、理尽情融的调解,该老妇和其子终于同意签字按手印,同意不再去阻挠施工队施工,此纠纷终结。
平山镇人民调解志愿者团队自5月14日正式开展调解纠纷工作以来,在短短的44个工作日内,接手调解纠纷案22起,成功调解17起,调解成功率77.27%,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突出三大职能 实现“三调对接”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该县调解委突出三大职能:受理乡(镇)移送调解未结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及上级部门交办的矛盾纠纷;负责群体性事件善后和行业性专业性领域矛盾纠纷调处;督促指导各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和进行案件评查核验。
以县人民调解委为“中枢”,该县实现了各人民调解组织之间配合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和各专业调解委共受理纠纷案件733件,调解成功708件,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96.59%,调解协议涉及金额458.54万元,为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环境。
在调解工作落实快、工作扎实的鹿寨镇,由于党政主导、组织网络健全、措施有力,大量社会矛盾纠纷被化解。今年上半年,该镇共受理纠纷案件221件,调解成功213件,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96.38%,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60.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