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等联合推出“至信链”

助力智慧司法建设

    “至信链即将于8月正式上线提供服务,至信链及其司法应用生态,将为中国的社会信用建设和智慧司法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近日,至信链司法应用生态启动会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至信链由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网安)、腾讯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明公司)为主要建设方,并将于8月正式上线提供服务。

  据了解,中国网安负责至信链的技术合作、安全能力建设及后续运营,腾讯公司负责提供至信链底层技术支持与开放生态等能力,北明公司负责至信链生态的组织管理和商务运营等工作,旨在向社会提供安全、权威、客观、公正的司法区块链应用服务。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处长来疆亮表示,目前中国司法的智慧化水平已经走到世界前列,尤其是在互联网司法和移动电子诉讼方面。在智慧法院3.0总体设计下,中国智慧司法建设有序快速发展。至信链及其司法应用生态,也将为中国的社会信用建设和智慧司法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至信链打造数字内容

保护全流程闭环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其中,区块链因去中心化、防篡改、可溯源等技术特点备受追捧。

  目前,在区块链的应用中,数字内容产业被视为应用场景拓展的蓝海,尤其是数字作品易复制、易传播、难溯源,新型侵权盗版呈现出隐匿性、复杂性、地域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如何维护创作者权益,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推动内容产业有序成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痛点。

  中国网安区块链研发中心总经理安红章表示,区块链能够改变传统内容版权的保护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版权存证平台,实现版权存证、版权追踪、侵权存证等多个环节的有效进行,解决维权取证难问题,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保护,维护创作者权益。

  安红章表示,相对于传统的维权手段,至信链将提供完整闭环的数字内容保护解决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至信链可以直联数字内容生产方,做到作品产生即上链进行确权存证,通过监测服务对侵权证据固证上链,在链上权属证据、侵权证据明确,且时间点明确时,受害方可提交证据快速发起诉讼,司法机构可使用至信链通过的入口对电子证据进行核验,确认是否是事前产生即上链的证据。在证据明确且可信度较高时,法官可对案件进行快速裁决,从而提升全流程的运转效率。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知名网络文学作家齐橙表示,至信链为版权保护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帮助原创内容创作者提高内容生产质量,推动内容生态良性运转,营造尊重原创、尊重版权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内容产业的竞争力。

  作为数字内容产业领军企业,腾讯拥有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电影、动漫、游戏、音乐、电竞等在内的数字内容生态,如何加强平台生态治理,创新网络版权保护新技术,成为网络版权生态保护需要解决的问题。

  腾讯公司法务副总裁江波表示,腾讯不断创作优质版权内容的同时,主动承担版权保护的社会责任。随着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内容产业的深入结合,区块链生态的发展将成为版权产业繁荣发展的催化剂。海量的数字内容完成上链,将大幅度提升版权登记、版权贸易的质效,增强版权交易的流动性,实现产业互促、互利共赢,让产业价值与商业价值实现最大化。

  此外,至信链打造的司法应用生态圈,将原创数字内容上链,全方位推动内容版权保护、监控维权,有效构建一个运转流程更高效、利益分配更合理的版权内容产业。

至信链助力社会信用和

智慧司法建设

  区块链具备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点,天然适用于电子数据如电子合同、交易、行为数据、专利、版权、图像、邮件等的固证取证。与传统的公证处固证相比,成本更低。

  但在司法应用方面,区块链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多方参与和生态创新。据了解,全国民事案件超73%,涉及电子证据,传统的司法手段处理能力低效,电子证据的取证、存证、出证等方式落后,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纠纷、金融纠纷急剧增长的案件无法得到处理,产生大量案件积压。

  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中,业内公认电子存证最容易落地。20189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这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

  在应用场景中,至信链可实现价值数据(电子证据)全生命周期可信的流转。对企业而言,内容类平台或金融机构可将需要确权的数据在产生时就自动化进行上链确权;对司法辅助机构来说,包括公证处、鉴定中心、版权登记机构等可在链上校验已存的证据进行出证服务,并可将证书的电子版等信息再次上链,方便其他流程内机构随时校验。同时,司法机构在证据可靠,写证据联调完整的基础上可快速裁决,提高审理效率,降低审理成本。

  “至信链在司法领域拓展出更多应用场景。在至信链的业务生态上,至信链将集结优势资源共建链上业务的生态融通,如微法院小程序等,最终实现至信链作为信任体系的机制,来驱动良好信用生态的前行和智慧司法建设。同时,至信链将在司法领域拓展出更多应用场景,助力解决区块链司法存证、智能合约解决执行难等问题。

  秉持安全高效、开放共享的理念,腾讯区块链坚持技术先行、做深做透场景,为合作伙伴提供企业级区块链基础设施与行业解决方案。对于至信链的发布,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表示:腾讯区块链此前已相继落地区块链电子发票、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场景。至信链是我们又一全新尝试,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希望以至信链为基础,构建至信数字生态,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社会建设。

至信链可服务于

市场监管等多场景

  作为一种分布式共识总账技术,至信链通过节点间平等协商、责任共担、共同受益的理念构建互信、合作、共赢生态。区块链上的各个参与方,既是使用者也是建设者,至信链可联合业务流程上参与方以区块链技术进行组织协同,从而达到对整体流程的提效降本。

  “至信链的应用场景还可以拓展到市场监督管理场景。在工商证照上,企业身份上链,可加强工商治理;在监管上,企业可信商业经营信息链上流转,方便监督管理,发现异常;在行政执法上,链上将电子数据固化为电子证据,链上承载的知识产权侵权监测、追溯、侵权固化等业务系统可助力行政执法。

  “至信链还将在数字身份、税务治理、政务公开等场景上不断探索。以数字身份为例,用户将个人身份上链,通过链上零知识证明,可在酒店、票务购买等多场景下完成身份核验,并避免身份信息的泄露。同时,对于个人用户,至信链将为用户提供一键存证、直连公证”“原创作品、上链确权”“侵权检测、取证固证等能力。

  此外,另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领域是金融。针对金融纠纷,至信链可通过对金融行业大量易产生纠纷的金融电子凭证、电子协议、电子合同等关键信息的事前可信存证(产生即上链)来保障证据的真实性,从而为事中速裁、事后执行提供关键支撑。

  江波表示,广泛数字内容上链,让至信链在司法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中,不仅可以为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保护,还将促进版权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连接科技与法律,积极发挥自身平台优势能力,凝聚生态合作伙伴、数字内容创作者、版权运营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助力区块链司法生态建设。

  北明公司副总裁纪洪强表示,基于区块链技术,建立更加公平、透明、安全、高效的数据互助机制,避免数据孤岛现象所带来数据误差、信息冗余问题,使得这些数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并让社会治理更加智慧至信链在提供基础的区块链存证服务的同时,更多的构建以区块链互信为基础的强业务协同合作生态体系,以提高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效率,优化企业间的协同互信,高效保护个人数字权益,最终打造相互融通、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生态协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