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复议应诉局局长陈富智详解行政复议制度

不收费门槛低审限短 这个维权通道你需知道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些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我们要如何依法维权?政府系统内部如何进行自我纠错?民告官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对于这些问题,在不忘初心 司法为民”——2019年司法部局长系列访谈节目中,司法部复议应诉局局长陈富智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最大特点:

公正高效、便民为民

行政复议到底是怎样一种制度?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化解行政争议的法定途径。相比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最大的特点是公正高效、便民为民陈富智介绍,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内部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它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群众和企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以下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变更、中止、撤销有关行政许可的决定;确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侵犯合法经营自主权的;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不作为;其他侵犯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此外,陈富智强调,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渠道,行政复议是不收费用的,门槛也比较低,审理时限较短,能实质性解决群众和企业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公平公正:

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群众和企业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后,根据申请人提出的理由和诉求,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权限、事实、依据、程序等进行全面审查,并在60日(最长不超过90日)内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对于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予以维持;对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视情况作出撤销、变更、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纠错决定。

那么,行政复议怎样才能保证公平公正?陈富智介绍,行政复议办案公平公正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行政复议原则上下管一级,而不是执法机关自己复议自己;有司法审查的最终监督;针对不依法办案的行为,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有公开透明的办案机制,让阳光成为最好的防腐剂。

陈富智透露,司法部党组和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工作,重组一年以来,行政复议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司法部共审结各类案件3852件,涉及行政复议申请人近万人,直接接待复议申请人3570人次。审结的案件中,国务院行政复议案件3216件,其中国务院行政复议裁决案件的直接纠错率达23.6%;司法部机关行政复议案件385件,直接纠错率达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