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本月起施行

随着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在上海正式施行,再次引发社会公众的极大热议和各大城市的广泛关注。有专家指出,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对垃圾分类先后立法,意味着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入了强制时代


 

你是什么垃圾?

近日,这句话成为上海市民自我调侃的一句口头禅7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因为条例中所规定的垃圾四分法较为复杂且改变了市民的垃圾处理习惯,也让垃圾分类相关内容数度登上微博热搜。

事实上,这一号称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条例在立法之初,就引发了各大城市的广泛关注。因为根据住建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有专家认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对垃圾分类先后立法,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条例实施

 

对于这一全新的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上海究竟有多重视?

628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曾对媒体表示,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知识已经纳入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可见上海对于推动垃圾分类的决心。

而从《条例》的规定和当前上海市的实施情况来看,号称史上最严也不是一句空话。在71日条例实施的第一天,上海就发出了623张整改令。

而从具体规定上看,该《条例》不仅对上海市生活垃圾制造、收集、运输、处置等每个环节的主体都规定了对应权责,而且也进一步明确了处罚标准。

在市民对垃圾进行分类阶段,该《条例》规定,上海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分别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并且明确了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

为了保障执行,该《条例》同时也明确了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其中,单位如果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且拒不改正的,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如果将垃圾混装投放且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而上海对于处罚的执行力度也非常之大,被抓到混装垃圾一次就罚200元,还要去居委会接受教育。上海市民小覃说。

此外,日渐增长的快递、外卖业务带来了大量的包装垃圾,针对这一情况,《条例》也有所涉及。《条例》第19条规定,快递企业在上海市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使用电子运单和环保箱(袋)、环保胶带等环保包装,鼓励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环保包装;第22条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等。

对于这一规定,各大餐饮门店和外卖平台也积极响应。据了解,上海部分餐饮门店已经撤走了免费提供的一次性吸管等餐饮用具,外卖平台饿了么也表示在71日起推出了推荐无需餐具功能,不再默认提供餐具,美团外卖也回应称,以后上海地区用户下单,餐具数量将成为提交订单前的必选项。

另外,《条例》还将垃圾分类与征信进行了挂钩,对于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且拒不整改或者阻碍执法部门履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上海市有关部门将根据《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相关规定,将单位和个人违反生活垃圾管理规定的信息归集到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依法对失信主体采取惩戒措施。

 

问题和回应

 

作为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的先行城市之一,上海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试行过程中,许多较好的经验做法被其他城市借鉴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的问题。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上海市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参考国外经验,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确实是垃圾分类的一剂良方,但是定时定点如果要落地,必然要涉及撤桶定点,即将社区楼道内或门洞前的垃圾桶撤走,集中放置在指定点位,居民只有在固定时间段内前往这些点位,才能投放垃圾。

不过,因为工作时间原因,定时定点给上班族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于是有人干脆就选择把垃圾带到工作单位再投放。更极端的还有商户和个人会趁晚上偷偷把垃圾丢在街上,为了查找这些无主垃圾的主人,居委会干部甚至会去翻找垃圾上留下的线索。

对此,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定时定点投放是逐步推行的制度,约定不是规定,应该坚持精细化原则,一小区一方案商量着来,多些尝试,呼吁居民积极参与垃圾投放点位和投放时间等内容选择。

另外,为了使自家的垃圾减量,从而减少垃圾的投放量,一款名为厨余垃圾粉碎机的神器在电商平台上也大受追捧,有些国外品牌的粉碎机甚至一度断了货。

这种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在国外的应用较为普遍,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的售价在几千元之间,可以把部分厨余垃圾粉碎后冲入下水道。

不过,这一设备的使用在当下并不受支持,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曾表示:家庭用的粉碎机主要是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使用。而对于我们的垃圾处理,厨余垃圾会产生硫化氢、沼气及隐藏的3~5毫米颗粒等不溶解物质,从河流污水排入会加剧河道污染;另外,厨余垃圾中的大量油脂容易凝结在管道内,导致排水管道堵塞的风险。他说,相关问题也将加快调查及研究解决方法。

另外,垃圾分类似乎也催生出了一些新的商机,电商平台上的干湿垃圾桶不仅成为紧俏商品,此外,上海还出现了一个新兴职业代收垃圾工,可以通过APP线上预约上门回收垃圾,一位代收垃圾工曾表示,这项工作的月收入可达万元以上。

还有外卖平台推出了一项代扔垃圾的跑腿服务,一单业务的收费是12元,服务范围不超过3公里。不过有人实际体验这项跑腿服务时却发现,有的跑腿业务员也不懂垃圾分类,甚至还有跑腿小哥出门后直接把垃圾扔进了路边的垃圾车。

 

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已近20

 

虽然此次上海垃圾分类的推行,引发了巨大的热议和关注,但是事实上,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已有近20年之久。

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民间公益组织在北京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实践。2000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国内的垃圾分类制度建设开始步入正轨。

2011411日,广州出台了国内首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法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20123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也正式开始实施。

不过,虽然垃圾分类工作推行这么多年,但是施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作为最早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上海,垃圾产生情况不容乐观。2016年,有媒体报道上海垃圾处理能力接近饱和,出现将垃圾外运,倾倒到太湖西山岛的情况。另外据上海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

在北京,垃圾分类进行得也不是十分顺利,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研究基地发布的2017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显示,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在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把垃圾分类进行处理得分却出现下滑,较2016年下跌9.4%

而我国垃圾分类进程的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这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方案推出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等46个试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提出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作为垃圾分类先行者的各大试点城市,也都加快了立法强制进行垃圾分类的脚步。

20177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20178月下旬,因不分类投放大件垃圾,一广州市民被城管执法部门罚款200元,成为广州第一个因触犯该条例而被处罚的个人。

2017910日,《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也正式实施,该管理办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并且在条例中规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纳入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环境教育内容,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生活垃圾分类习惯。

此外,《深圳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草案)》已完成向社会征求意见,立法工作也正在进行。其中,楼层撤桶、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罚款提高了10倍等规定,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5月底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也提出建议,尽快修改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依法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行为设定相应罚则;杜绝混装混运现象,明确不分类、不收运的倒逼机制。

今年6月,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将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新修订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同时,还新增一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受到行政处罚,依照《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应当作为不良信息的,依法记入有关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早在2016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而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目前,伴随着各城市开展的轰轰烈烈的立法强制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全国立法也正在逐步推进。在625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简称草案)提请审议,草案中,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从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一节提升为草案中的独立一章,并且明确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