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实现市县两级人大司法监督平台建设全覆盖
2018年6月,湖北荆州市建成人大司法监督平台。随后该市又推动这项工作向县级延伸,截至当年12月底,全市8个县市区已全部建成开通,荆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两级人大司法监督平台建设的全覆盖。
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
党的十八大之后,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传统的司法监督无论是其理念、法律政策依据,还是方式方法都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地方人大司法监督创新的空间既窄又小,加之人大司法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同步,因而其监督效能大打折扣,导致老办法不敢用、笨办法不好用、好办法不会用。
2017年上半年,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开全国之先河,建成省级司法监督平台,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即派员前往参观学习,受益匪浅。从表面上看,司法监督平台与旁听庭审活动没有多大区别,其实不然,司法监督平台具有便利、快捷、随机监督的优势,不仅可以通过在线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旁听、交流、讨论、分析,达到宏观与微观监督、间接与直接监督、类案与个案监督、事后与事中监督的有机统一,还可以全面展示法官、控辩双方的形象及原被告的举动;审理刑事案件可以看出侦查和公诉水平,审理行政案件可以看出依法行政能力,还可以观察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表现。该平台是适应司法改革要求、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司法监督工作的重要创新,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复制价值。
推出硬措施,力求全覆盖
在省里学习参观回来之后,荆州市又结合本市实际进行了一些论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听取考察论证情况汇报后,立即决定筹建市级司法监督平台,并在大力探索、注重积累的基础上,在县市区进行推广。2018年市级平台建成,接着召开全市县级人大司法监督平台建设工作会,要求各县市区在2018年底前全部建成,会后又进行了一次检查督办。8至10月,松滋、沙市、洪湖、公安4个县市区的平台先后建成。11月5日,又在沙市区召开了荆州市县级人大司法监督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要求尚未建成的地方加快进度,保质按期完成。同月,石首、监利2县市完成;月底,又进行了一次督办。虽然涉及搬迁等难题,江陵县、荆州区的工程如期竣工。
据统计,全市市县两级司法监督平台共安排大小视频会议室18间、机房9间,总面积达821㎡;用于司法监督平台建设的总投资约420万元,其中县市区司法监督平台大小视频会议室总面积为681㎡,面积均为85.13㎡,平均每个县市区投入资金约为45万元。
好风凭借力,规范求实效
首先,形成高度共识,部署平台建设。对司法监督平台建设,无论是市县两级党委、人大常委会,还是政府和司法机关思想认识高度统一。认为建设司法监督平台既是改革之举,又是工作之需。
其二,法院支持,解决技术问题。由于司法监督平台借助的是法院科技法庭的网络系统,因而法院的态度至关重要。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到市中级法院求助,中院院长明确表态,对平台建设给予大力帮助;与此同时,市中院向县市区法院发出相同内容的通知。
其三,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平台规划和建设中,勤俭办事,不搞大而全,倡导司法监督平台与预算监督平台合建,市县两级9个平台中两台合一的达8个。
其四,注重长效机制,起步抓规范。借鉴省人大常委会经验,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司法监督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和在线监督指导。着手围绕在线监督选案、审批、察看、讨论、反馈、督办、保密等作出系列规定。已开通平台的地方分别组织人大代表就法院开庭审理的破坏生态环境、涉黑涉恶、职务犯罪、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案件进行察看,并就庭审中发现的问题,向同级法院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意见和建议已得到改正。
(作者系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法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