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事法院护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黄丹) 日前,上海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船舶碰撞案件审判与航行安全情况通报”白皮书,介绍了上海海事法院4年来船舶碰撞案件审判情况,同时就船舶航行安全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此次发布会通过演示船舶碰撞模拟轨迹、事故多发地点海图、案件数据图表等形式,生动展示了审判白皮书的内容。
白皮书显示,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25日,上海海事法院共受理由船舶碰撞事故引起的各类纠纷203件,其中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114件,船舶污染损害责任纠纷25件,海上、通海水域人身损害责任纠纷64件,涉诉标的额共计人民币6.18亿元,其中船货等财产损失4.43亿元,环境污染损害0.75亿元,人身损害赔偿1.00亿元。案件涉及船舶碰撞事故38起,造成人员死亡70人,船舶沉没12艘。在审结的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判决30件,调解26件,撤诉20件,按撤诉处理33件。
白皮书还介绍了在船舶碰撞及关联案件审理中,为提高审判效率和妥善处理纠纷,上海海事法院形成的一系列机制做法。包括设立专业合议庭、聘任专家陪审员和特邀咨询员、设置海事评估鉴定机构名录、组建青年翻译员团队、研发“船舶数据分析系统”等,打造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审理模式。
在立足审判实践、结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白皮书重点阐述了多船碰撞事故的定性和因果关系判定、严重违法航行者丧失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未尽安全管理义务的船舶经营人或管理人的责任、在VTS中心指令下船长仍应使用良好船艺、肇事逃逸构成责任判定的加重情节等五个常见法律问题。
白皮书还从落实航运企业主体责任、提高船员避碰能力、构建安全预防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航行安全建议。
上海海事法院院长汪彤表示:“航行安全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此次海事审判白皮书专题通报上海海事法院船舶碰撞案件审判情况,是希望通过对近年来船舶碰撞案件审判基本情况分析,归纳出涉案船舶碰撞事故的特点、主要原因和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航行安全提出司法建议,与社会各界共同维护上海港及附近水域通航秩序和交通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船舶碰撞事故发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营造安全良好的航运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