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白江区法学会创新建立“三项机制”助力信访法治化建设

  本报讯(蜀研) 今年以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法学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法治建设实际需要,联合区信访局创新建立“联合培训、联合会诊、咨询服务”三项机制,有力提升了青白江区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加快建设“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法学会力量。

建立联合培训机制

促进信访干部能力提升

  由区法学会组织专家、律师、学者等人士,通过开展现场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全区信访专干就法律法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6期,300余人(次)参加,提升了全区信访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

  由区信访局根据区信访工作实际明确座谈主题,组织信访干部进行交流座谈,区法学会选派相关部门行业的会员参加,通过多部门多行业之间的交流沟通,拓展信访干部解决法律问题的新思路。

  区信访局根据工作实际,派员参加区法学会组织的相关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及做法,以更高水平与能力做实信访工作。

建立联合会诊机制

攻坚突出信访问题化解

  针对访情社情复杂、利益诉求多元以及涉及政策性、具有普遍性、难以化解的信访问题,成立“会诊专班”,定期把脉问“诊”。会诊专班由区法学会、区信访局负责同志作为“会诊专班”召集人,根据案件实际,组织信访系统、区法学会成员进入“会诊专班”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开展联合会诊,对会诊案例形成意见建议,并指导和建议责任单位开展工作,促使信访问题依法依规、及时有效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建立咨询服务机制

营造依法有序信访秩序

  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参与信访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综合运用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手段,推动信访问题解决,维护信访群众合法权益。

  开展法律、政策咨询服务。由区法学会选派律师会员于每周四在区群众接待中心参与约访和法律咨询,或到指定地点参加信访事项协调处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学会的法律服务作用。

  开展心理咨询及疏导服务。由区法学会和区信访局共同组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定期到“咨询疏导服务室”参与共同接访,针对个别信访老户,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及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对信访干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自“咨询疏导服务室”运行以来,共为20余人次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有效缓解了信访群众的心理压力,使全区信访秩序逐步好转。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区法学会会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等力量,积极疏导信访群众负面情绪,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