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法学会召开研究会工作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上海市法学会在上海铁路运输法院召开研究会工作座谈会。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会长施伟东要求各研究会确保法学法律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落实“五个一”工作任务。
会议传达学习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市法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18年各研究会在加强自身建设、推动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学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各研究会对进一步加强研究会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作为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集体领受了奖牌及证书,并介绍了围绕中心工作着力出思路,围绕市场热点着力出对策,注重理顺机制着力出经验,注重搭好平台着力出人才,注重研究转化着力出成果等五个方面的经验。
参加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上海市法学会“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会会长刘晓红、立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松山结合本研究会的实际交流谈了体会和思路。刘晓红认为,要深入推进法学教育综合改革,让法学教育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法学理论研究者要用法治研究成果来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与困境。刘松山表示,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法学研究的政治性,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希望市法学会帮助学者及时了解党和国家重要立法、重大决策的信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倡导良好学风,弘扬学界的正能量。
上海市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刑法学研究会、海洋法治研究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分别从开展法学研究、培养法学人才、服务法治实践等不同方面介绍了工作经验,并提出了近期的工作计划。
施伟东充分肯定了各研究会取得的成绩,在部署研究会工作时要求各研究会把好政治关和学术方向,确保法学法律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国法学会领导讲话精神和上海市法学会工作要求,深刻认识法学法律类研究会的政治属性,尤其是各研究会会长、秘书长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者、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者。
施伟东指出,各研究会要凝聚好、带好队伍,按照修订后的《上海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要求推动研究会组织更新,打造更具行动力、执行力的理事会。健全理事会工作机制,对不能正常履职的理事,启动退出程序。切实发挥好会长、秘书长的作用,既要不断壮大成员队伍,也要有效服务管理好这支队伍。
施伟东强调,要落实好“五个一”的工作任务,这“五个一”是:发布“一个榜”,即上海法学学者学术活跃度TOP100,研究会的研究成果要进入这个评价系统,让各研究会能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建设“一个库”,即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去年上海市法学会从全市242名候选人中遴选了145名青年法学法律人才,今年5月4日上线发布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短视频。今后,市法学会部署常态化的人才遴选机制,各研究会要积极推荐优秀人才,这也将成为考察研究会团结凝聚能力的重要指标;办好“一本刊”,即《上海法学研究》集刊,市法学会每年计划出20卷,各研究会要积极组稿,让该刊成为优秀研究会的“标配”;开“一场会”,即每年至少在法学会办一场学术会议。今后,市法学会还将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轮流跟进研究会的活动,给出学术程式评价;办“一个号”,即每一个研究会都要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推动研究会工作更多向移动端迁移,推动建立法学法律的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