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包头市“阳光检察”让正义看得见
本报讯(记者任世民 通讯员高顺华 王媛) 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市检察院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大力推进检务公开工作。2018年,包头市检察院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5813条,增长16.33%;公开重要案件信息2325条,增长84.82%;公开法律文书2755件,增长20.04%;完成辩护与代理预约850件,增长78.20%;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
对于包头市检察院检察行政部的杨帆来说,日常最重要的工作是及时更新市检察院“包检在线”微信订阅号与“包头检察”微信服务号和“包检视点”抖音信息,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包头市的检务信息。“‘包头检察’微信服务号整合多项检务公开和互动栏目,实现了网上举报、网上申诉、案件公开、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功能,为公众获得检务公开信息、在线办事提供便捷新渠道。‘包检在线’是2018年新开设的,现在已实现了实时更新,每天都在发布信息,这样就弥补了‘包头检察’每周更新一次的瓶颈。目前,两个号是并行运作且相互补充的,实现了更大范围,也更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公众公布检察信息。同时利用‘包检视点’照片和视频现场感强,围观多传播快的特点,第一时间向社会推送包头检察信息。”杨帆说。
据了解,2018年,包头市两级检察院微信平台发布信息6004条,微博平台发布信息36249条,移动客户端发布信息22572条,门户网站发布信息18615条,全年组织媒体采访活动9次,微信作品原创率达97.6%。全市两级检察院刊发新闻稿件共1840篇,其中国家级媒体575篇省级媒体720篇,比去年同比增加6.1%;市级媒体545篇。而这些只是“阳光检察”的一部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线上线下服务产品与业务监督管理部的案件信息公开,同样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公开透明,看到检察机关的公平正义。包头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的部门负责人王恩光表示,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拓展司法为民渠道,丰富检务公开形式的重要方式。“12309检察服务平台包括线上平台和线下平台,一方面公布一些重要的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另一方面受理人民群众控告申诉、受理国家赔偿和国家司法救助相关事项、受理律师的辩护和代理预约事项以及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收集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老百姓不仅可以来服务中心现场查询了解,也可通过包头检察院的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媒介掌握相关信息。检察院每天至少有一个检察官办案组在服务中心接待群众,给老百姓解读政策,释法说理,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王恩光说。
近年来,12309检察服务中心在打造“阳光检察”的过程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驻包的全国人大代表和自治区人大代表、市县两级人大代表、部分政协委员走进检察院,实地视察“10+10+2”党建阵地以及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公益诉讼工作站、青少年法治教育体验基地,进一步增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检察职能和检察工作的了解。
包头市检察院业务监督管理部的张煜介绍,作为案管部门,对外要承担公开职能,对内要承担协调职能,难就难在需要把所有的琐碎复杂的点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向人民群众公开移交的答卷。“为此,我们把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确定为创新创优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包头市检察机关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精细化管理办法》,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做不到位怎么整改’三个要点,着重解决操作难点,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个流程中,动员和督促全部检察官参与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形成‘市县一体,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市检察院和10个基层检察院齐心协力,走活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一盘棋。”张煜说。
包头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少波告诉记者,业务监督管理部每个月都发布案件信息公开工作通报,找出问题,提出对策,督促整改,真正做到了责任到人,确保任务完成。“下一步,包头检察院将再接再厉,继续改进工作,打造‘阳光检察’包头品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公开促公正,不断提高检察机关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为建设法治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王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