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索贿敛财现象试析
《红楼梦》中,既有官吏利用职务便利索贿,也有管家乘机敛财。如太监以借银为名不断索要、凤姐利用管家之便吃拿卡要。依律,这些行为均应“计赃科断”。
□本社记者 薛应军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离世,贾珍因想着儿子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黉,古时学校名,此处代指国子监。黉门监,即国子监的生员),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心里很不自在。凑巧,首七第四日,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遣人送到祭礼后,坐大轿亲自来上祭。
贾珍为何心里不自在?按照清代丧礼礼制,一个女人的丧礼仪式是由她丈夫官位来决定的。贾蓉没有官位,贾珍虽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但他不是秦可卿的丈夫。因此,太监戴权来访,贾珍心中打定主意“要与贾蓉捐个前程”。
官场老手“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这时,戴权卖起了关子,先说“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又说襄阳侯的兄弟已花1500两银子捐走一个,“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
欲抑先扬,太监戴权完全将朝廷官员玩弄于鼓掌之间。说完这些利害,又话锋一转“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递上贾蓉履历,戴权看过后,当面安排下人:“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
如果真如戴权所言,“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第五十三回贾蓉代表宁荣二府领取恩赏时,印有皇恩永锡等字样的黄布口袋上,怎会写着“龙禁尉候补侍卫贾蓉”?这与戴权说的三百龙禁尉还差两员明显对不上。原来,太监戴权帮贾珍贾蓉父子捐官是假,借机敛财是真。
类似情节还有没有?有。至少还有4回中曾出现过。这些索贿行为,既有官吏利用职务便利索贿的,也有贾府管家利用职务便利乘机敛财的。比如贾琏准备“偷”贾母暂且查不着的金银典当,凤姐张口就要二三百两抽头;周太监等以借银为名不断索贿等等。
或许有人问,太监是官员吗?当然是。《辞源》说,太监,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殿中省为中御府,改监为中御大监、少监。明中叶以后的太监,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以至于侦察官员等大权。清设总管太监为首领,隶属内务府,授爵以四名为限。
官吏索贿
《红楼梦》中还有哪些官员主动索贿?首先是夏太监、周太监。第七十二回,贾琏凤姐正在屋里说话,下人报“‘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什么“搬够了”?其实,就是太监三番五次来索要好处费。
见又有太监来,贾琏心里犯嘀咕,抱怨“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很聪明,就让贾琏躲入内套间,她来应酬,“因问何事。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
这次,夏守忠真是来借银子的吗?当然不是。“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怎么说?“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
原来,这不是夏守忠第一次差人到荣国府“借银”了。夏守忠真买房缺200两银子?凤姐典当两个金项圈、打发完小太监后,贾琏走出来说:“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可见,太监已习惯到贾府“借银”了。
《大清律》专设“在官求索借贷人财物”条规定,“凡监临官吏挟势及豪强之人求索借贷所部内财物者,并计赃,准不枉法论;强者,准枉法论,财物给主。”即类似借贷按受财枉法、不枉法,分别处理。
受财,即官吏利用职务便利而收受贿赂。受财枉法,即官员受贿后不按法律办事;受财不枉法,指官员虽收受贿赂但仍秉公办事。《大清律》“官吏受财”条规定,“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俱不叙用。”且不论是否枉法。
夏守忠等太监向贾府索要,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向辖内部下索贿,但也明显违反清律“官吏受财”条的规定,且清律新增条例也明确,“长随(注,官吏身边的仆从)求索吓诈得财舞弊者,照蠹役诈赃例治罪,并照窃盗例初犯,以‘赃犯’二字刺臂;再犯,刺面。”
可见,夏守忠等太监以借贷之名向贾府索要,当属索贿敛财。类似行为,在薛蟠打死张三案中也有交代。第八十六回,前往案发地打探消息的薛蝌及小厮带消息给薛姨妈:“县里早知我们的家当充足,须得在京里谋干得大情,再送一分大礼,还可以复审,从轻定案。”
因公科歛
官吏吃拿卡要?民间呢?同样贪污讹诈。第十五回馒头庵的老尼,托王熙凤帮忙处理长安县守备儿子与大财主之女张金哥退亲事宜,凤姐听了,先推说“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又说自己不差钱,不办这样的事,最后则说,“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凤姐弄权索贿的常态是因理家掌权而得以收受各种贿赂。
第七十二回,凤姐因病卧床“声色怠惰”,贾母贴身丫鬟鸳鸯过来探望完,正准备离开,贾琏说央求说,好姐姐,这几天,各处需要银子,但房租地税啥得接不上,能不能麻烦“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凤姐推脱不应,贾琏笑着说,“你若说定了,我谢你如何?”不料,平儿从旁边提出,“不如借了来,奶奶拿一二百银子。”
这一二百银子,显然是不还的。否则,贾琏不会说“你们太也狠了……这会子烦你说一句话,还要个利钱,真真了不得。”一来二去,夫妻俩人就吵闹嚷嚷起来。幸好贾琏及时告饶,凤姐才顺水推舟说,后日是尤二姐的周年,打算用这钱“给他上个坟烧张纸”什么的。
但明眼人知道,这定是凤姐敛财惯用的伎俩,多情公子都忘了尤二姐的周年、情敌凤姐还能花200两银子为其上坟烧纸?
在外帮人办事,乘机捞取的好处费;在家掌权理财收受各种贿赂,甚至连自己丈夫借钱补亏空的钱都要抽上一笔,王熙凤为何如此贪财?有人性弱点,也有制度缺陷。贾府实行高度供给制,衣食住行是官家的,月钱是每个人的零花钱。但内外管家凤姐贾琏月例不高。
第四十七回,陪薛姨妈、贾母赌博时,凤姐刚输一吊钱给贾母,平儿“又送了一吊来。凤姐儿道:‘不用放在我跟前,也放在老太太的那一处罢。一齐叫进去倒省事,不用做两次。”一吊钱是多少?由第三十六回可知,它是晴雯等丫鬟一个月的月钱,小于1两银子。
凤姐和贾琏的月钱是多少?第七十二回凤姐和旺儿媳妇谈话说:“我和你姑爷一月的月钱,再连上四个丫头的月钱,通共一二十两银子。”第三十六回说,赵姨娘的月例和袭人相同,2两银子一吊钱。若四个丫头月钱均按2两银子算,凤姐夫妻月工资仅12两银子。
12两银子是多是少?第四十五回,凤姐说李纨母子,“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原来,凤姐月例不足5两银子。
凤姐是荣国府内管家,贾琏是荣国府的外管家,俩人夙夜操劳,薪水极低,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凤姐与李纨,同是贾家媳妇,李纨的合法收入远高于凤姐,工作却只是带小姑子们玩玩而已。这和清统治两百多年间给有编制的吏役每年仅6两银子的年俸制度颇相似。但这并不能成为凤姐利用职务便利索贿逃脱责任的借口。相反,清律“因公科歛”条规定,“凡有司官吏人等非奉上司明文,因公擅自科歛所属财物及管军官吏科歛军人钱粮赏赐者,(虽不入己)杖六十赃重者。坐赃论入己者,并计赃,以枉法论(无禄人减有禄人之罪一等至一百二十两绞监候)”。不“因公务科歛人财物入己者,计赃以不枉法论”,月支俸粮不满一石的“无禄人”,最严重的要被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可即便如此,清政府的“重刑治贪”制度,也未真正奏效。